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董小丽
摘要: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让学生实现“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独立教学”变为“共同合作”、“权威教学”变为“共同探究”,来倡导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三位一体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终生受益。
关键词: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理论知识 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象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知识,而且包括大量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像在白纸上画画,学习总要涉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就是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出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发展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师只有树立新的观念,建立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才能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论认识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它是在教学条件下的高品质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自主学习具有以下特点:(1)能够自己确定有意义的学习目标。(2)能够针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3)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既参与学,又参与教。(4)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正确的评价,并能做出相应的调整。
“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进行明确的分工,并在过程中相互帮助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合作学习具有以下特点:(1)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活动;(2)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4)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换为小组之间的竞争;(5)合作学习是由教师设计教学、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活动。
“探究学习”是相对“接受学习”而言的一种学习方式,即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题目,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它具有以下特点:(1)学习目标的方向性更强,(2)具有较强的生活实践性,(3)研究手段的多样性,(4)更加重视学习过程的操作。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数学教学实践
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有机结合,并使其达到完美结合呢?
1.创设情境,激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好奇心、好胜心及兴趣是儿童天生的和强有力的动机因素。那么,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求知欲望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及学习兴趣激发起来,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动力,最关键的一点,是教师能适时创设激起学生探究动机的情境。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要善问,会煽情”。
例如:在《有理数的乘方》的新课教学时,我进入课堂后首先拿出一张纸,对学生说:“这张纸厚约0.1毫米,现在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要对折30次,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厚度为多少?”学生纷纷做出估计,有的说30毫米,有的说60毫米,胆子大一点的学生说10米。我说:“经过计算,对折30次后的厚度将超过5座珠穆朗玛峰叠起来的高度。”课堂顿时热闹起来。接着我出了一道题让学生自己计算折叠后的厚度:“设一张纸的厚度为0.1毫米,则对折30次后的厚度为h=?(米)”学生用计算器求出h=107374.2米,“哇噻,十万多米!快有十几个珠穆朗玛峰高了。”以此来引入新课,增加了趣味性,满足了好奇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从而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中,感受到有学习新知的必要,继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引发联想,思维迅速活跃了起来,使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参与到了这节课的学习中来。相反,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没有问题情境,就很难激发学生的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我都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和提供交流和合作的空间和机会,并在交流和合作前创设一种能激发起他们主动和积极参与活动的情景。
例如:在《可能性》这一课可以安排学生分小组做转动转盘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活动可以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为了达到实验的任意性和有效性,实验次数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如果本小组有一个方面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得不好,就会影响整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因此,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规则,通过竞赛的方法开展活动。学生在这种具有激励性的问题情景下,兴趣倍增,情绪高涨,很快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探究活动中了,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这一学习过程,加深了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正确认识。
实践证明,不管是自主探究还是合作探究,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动机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这一点应该特别重视。
2.启发引导,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一语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数学要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首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材与实际相结合。教材与现实生活毕竟有一定的差距,如何缩短这一差距,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教师在教案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积累、生活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例如:在讲解实际应用题的学习内容时,把问题具体化、生活化,改编成学生身边发生的可以看见调查的问题,如电费当中的峰时、谷时的费用问题,电话或上网的租费问题等,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能运用这些知识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其次,营造一个轻松、宽松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如果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就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喧闹,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应把握住一个“度”,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学生由教学中的配角转向“舞台上的主角”,师生互相交流。教师不仅是传授者,还是一个学习者;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疑问的提出者、知识的探求者。这样就将教学变成师生互动、互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肯定、鼓励学生,以激起学生的主体性,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只有在一个轻松、宽松的环境中,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渴求者、探究者,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最后,注重学生个性,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形式富于变化才能更加吸引学生。比如说:有的比较简单易学的课(如:因式分解的复习课等等)可以采用学生当老师的方式,这种换位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耳目一新。在这几年中我多次采用这种方式,效果非常好。在操作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直接让学生毫无准备地拿着书上来讲,上课的前一天我就提出:明天这节课是由你们自己上,谁来当这个老师,明天上课前老师看你准备的方案再确定。这一招激发了绝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晚上就会花时间自主学习,去研究明天如何说好这课。可能一开始这样的课需要许多个小老师合作完成,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讲的时候会丢三落四,一个小老师不够再上几个,很多个小老师慢慢补充,一节课就完善起来。经过几次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们越来越会当小老师。到后来要上这样的课的时候,完成一节的学习任务需要上台讲的小老师越来越少,学生们在自主与合作中积累了经验,提高了学习的能力,我也越来越轻松,到初三的时候,很多复习课可以不需要自己上,只要坐下面评课就可以,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关注每一位学生,而且注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其喜好等;应“下放”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进行选择,选择活动形式、角色位置等;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努力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让每人都有“主人”的优越感,从而具有“自主”意识。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运用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独立教学”变为“共同合作”,由“权威教学”变为“共同探究”。以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三位一体学习方式,使数学课堂呈现科学化、多元化的气息,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要真正做到还要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裴娣娜.教育科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2]上海市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33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