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竞赛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吉林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在英语教学中采取合作学习理论中的小组竞赛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且能够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关键词: 小组竞赛教学法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1.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节奏不断加快,学好英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我国正在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高职教育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性人才,所以学好英语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了。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成为许多教师学者的关注点,但是综观相关文献发现,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宏观方面的讨论。本研究是基于本人的亲身教学经验和思考,提出采取小组竞赛制教学手段,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英语水平。
2.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又称小组合作学习。它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学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蔡慧萍、蔡明德,2005)。这种教学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教育家提出来的,90年代引入我国并得到了蓬勃发展,众多的研究证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方面有显著成效,是一种很有效的理论。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必须做好如下工作:(1)确定教学目标及内容;(2)合理分好学习小组,做好课前准备;(3)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活动;(4)监控与评价。
3.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一般说来,大学英语是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必修课,是高职高专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不明显,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3.1英语教师现状。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很大一部分是过去的中专教师,很多时候教学思想和理念还停留在中专时代,他们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适应现在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另外一部分是新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虽然他们的知识结构很新,但是教学经验又不足,很容易在尝试新的教学方法遇到学生不合作情况,为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又回到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的灌输式的英语教学中,这样学生很少有真正的体验、练习和实践的机会,很难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气氛沉闷。
3.2学生现状。
高职院校在高考录取时处于最末端,集中于最后两批。同时高职院校也向中专、职高、技校招生。这部分学生一般英语基础薄弱、词汇量小、听说能力不强,同时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目标不明,刻苦精神不够,学习习惯不好,等等。下表是本人对自己教授的三个新生班级150名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35份)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自评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对他们的英语水平很不自信(近5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语音语调不准,对自己的语法和词汇掌握不满意的学生分别占了62.2%和66.7%,同时不满意于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听力能力和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学生分别占了60%、46.8%、77.9%和62.2%。而他们的高考成绩平均分也只有74.2分(满分150)。所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选好合适的教材和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是关键。
4.教材选择和教学方法
4.1教材选择。
英语学习可以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我们选择了由张道真教授主编的《21世纪实用英语》。这套教材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和21世纪高职高专精品教材。这套教材有以下特点:(1)难度小且富有趣味性;(2)教材结构合理,方便师生使用;(3)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每个单元都强调“听、说、读、写”这四种交际技能的培养;(4)文章选材新颖,题材多样,短小精悍,且富有教育意义和启发意义。由于这套教材中每个单元都由“听、说、读、写”四个教学板块组成,如果能够合理使用就能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和有效的语言输入。
4.2教学方法。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本人采取小组竞赛制教学,全称为小组游戏竞赛法(team-games-tournament。简称TGT)(王坦,2003)。这种教学分组是关键,本人按照合作学习理论的异质分组法分组,每组6―8人,每组的成员有男有女,英语水平有高有低,口语有好有坏,同时为了方便课后他们能够互相帮助、讨论,尽量把同宿舍的安排在一组。每个组设一个小组长,为了锻炼全体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小组长每2个星期换一次。小组长的职责是组织组内成员课后预习、复习、收集资料、讨论、在课堂上组织本小组竞赛,以及撰写书面报告。而竞赛的关键是教师要尽量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比赛的气氛,并把竞赛的结果和期末考评直接挂钩。
5.教学过程
根据所选教材和本校英语教学的课时特点,每单元教学用三次课即6学时(每学时45分钟)完成,具体分配如下:听力训练和口语交际教学各1学时;综合运用2个学时;阅读练习和写作训练各1学时。
5.1听力部分教学。
听力训练主要包括短对话、情景会话和短文听力三个部分,主要内容都是日常生活场景(如问路、运动、看病、旅游、购物、就餐等),学生可先预习词汇。课堂上,教师先详细讲解重要词汇和短语及补充相关西方文化点,然后开展听力竞赛。竞赛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短对话和情景会话。这部分只听一遍,每篇听力听之前有15―20秒的看题时间,听完之后有1―1.5分钟的组内讨论时间。接着,每组派一名代表上黑板写答案。然后教师讲解答案并评分。第二部分为短文听力,具体操作如第一部分。由于这部分较第一部分难度大,最好播放两遍。
5.2口语交际部分教学。
口语交际包括话题导言、情景会话、常用句型与词汇、口头练习、文化背景和幽默故事六个部分,涵盖了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实用性和趣味性都很强。由于时间关系,这部分主要强调口头练习并举行竞赛,其他部分由学生在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堂上花少量时间讲解重点难点并播放情景会话录音。口头练习竞赛具体如下:首先每组学生就教师给的话题进行会话表演,仿照书上的情景会话,尽量多地使用书上的常用句型和词汇并且发挥想象力使表演生动有趣。然后让每组轮流在班上表演,每组队长和教师一起任评委对各组的表演进行评分。最后教师对他们的表演进行点评。
5.3综合运用部分教学。
综合运用由课文、课文语言点、课文理解练习以及词汇、结构、综合练习组成。这个部分每组学生要课前进行预习并把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做好记号,在课堂上和本组学生先进行讨论,组内不能解决的难题记下来交给教师。教师把这些问题进行汇总然后让学生进行抢答并评分,最后看哪组胜出。为防止作弊,提出问题的小组不能参加抢答。当然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也要课前根据课文的难点将设计的问题加进来。而在评分讲解的时候,教师要补充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和扩展课文中的重要的词汇,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5.4阅读训练部分教学。
阅读部分包括课内阅读和阅读练习。在课堂上可让学生先自己做题,然后组内进行讨论,讨论完之后,以组为单位给教师交份答案。最后教师再讲解阅读技巧和课文难点。时间分配如下:学生做题大约20分钟,讨论10分钟左右,教师讲解大约15分钟。
5.5写作训练部分教学。
写作部分主要是应用写作训练。这部分先由教师讲解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以及范文示范。接下来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让班上所有学生按照范文写作,然后让他们组内交换作文相互修改,最后把作文交给教师,教师认真批改并最终算出组内的平均分。而平均分则是他们平时分的一部分,这样就能让他们在批改对方的作文时更加认真、仔细。
6.小组竞赛教学法的优点
本人通过采取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方式的合作学习,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改变了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通过学期末的问卷调查,90.6%的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感到满意,84.4%的学生认为小组合作竞赛制教学能够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具体如下:
6.1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完全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教师成为了辅助者、指导者和共同学习者(Smith,1999)。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尽情去表现和发挥,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6.2可以有效地迅速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由于英语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教学都是以竞赛的形式完成的,学生为了赢得比赛,一定会尽力去提高这几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也会更加认真听教师讲解和虚心听取他人和教师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的指正。通过问卷调查,分别有91.2%和90.7%的学生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81.2%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对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而78.7%的学生认为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6.3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为了在课堂活动中尽量得高分,不论是学生本人还是其小组成员都要在课后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收集资料、课文预习、难点讨论,等等。这样他们就要主动地去学习并且互相帮助、合作。
6.4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
小组竞赛教学法的评价机制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为了赢得比赛,小组学生就需要共同努力,这个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而小组最终能否取胜也要靠他们尽力去竞争,这样就无形中培养了竞争意识。
7.结语
在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运用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方式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课堂气氛过于活跃且易于失控;学生过分关注比赛结果而忽略合作学习的过程;英语好的学生可能唱主角,而英语差的学生可能产生依赖思想,等等。这就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力、影响力和控制力去干预这一系列的活动。同时本研究的效果评判也只是以学生单方面的自我评价,缺乏高信度的试卷考查分析,望以后的研究来弥补这些缺陷。
参考文献:
[1]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2]Swain,M.The output hypothesis:Just speaking and writing aren’t enough[J].The Canadian Modem Language Review,1993,(1):158-164.
[3]Smith,K.Reviews: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by L.F.Bachman & A.S.Palmer and measuring second language performance by T.McNamara[J].ELT Journal,1999.53P3:220.
[4]蔡慧萍,蔡明德.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宣武教育,2003,(9):44-46.
[6]张道真,邱立志.21世纪实用英语(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46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