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期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汪克亮 杨 力

  摘要: 新时期对高校管理类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本文在对诸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的新模式。
  关键词: 新时期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 教学改革 探讨
  
  1.引言
  
  人类社会的生产以资源的供给为基础,经济要不断增长,必须有充足的资源作为保证。经济学家认为,资源是为了创造物质财富而投入与生产活动中的一切要素,可以分为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是各种资源中最为活跃、涉及社会面最广、对经济增长贡献最为突出的一种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在组织中,人力资源更是组织最稀缺的资源,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加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了WTO以后,中国已经越来越深地融入到世界发展进程之中。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知识大爆炸时代,是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时代,也是各种人才大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表现为综合国力、科技、人才之间的竞争。只有拥有了高素质的各类人才,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如何全面地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从而实施人才战略,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是高等教育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专业管理的基础。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学生会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能够使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企业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且通过人力资源类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适应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在我国还属于较新的领域,是操作性和实用性极强的学科。人力资源管理学科所具有的特点迫切地要求我们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创新,追求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新突破。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角度,对于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新模式。
  
  2.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已经有接近100年的历史。在教学内容上,先后涉及劳工关系管理、档案管理、劳动经济学、行为科学、工业心理学及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等领域。这些都是随着经济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及其提出的要求而不断演变发展的。与此同时,教学手段和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到今天,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学习型组织的出现等,但是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与之相对应的教学体制未能够及时地与之同步变化而使得人力资源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重理论,轻实践。
  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理论的应用;侧重于思辨,忽视了实践。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条件,能够解决具体的实践问题。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习惯的培养,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眼高手低,对知识的掌握不准确,不能加以灵活运用,常常是一听就懂,一做就错,造成了教学效果与教学目的之间出现很大的偏差。
  2.2课堂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各院校多数是采用上大课的方式进行教学,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不能学活,更谈不到创新和提高。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根本无法接受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有时候还可能引起某些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厌恶与放弃。
  2.3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讲授,教学互动不充分,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受现行教学管理体制某些方面的影响,大多数教师根本没有对课程的教学进行创新,习惯于照本宣科,甚至是照答案宣科,致使学生形成定势的思维,认为只要记住了每一个答案,考试就能拿到高分,就能够解决一切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应用问题,进而使学生迷信教师、盲从教师、依赖教师,自己动脑思考的意识逐渐淡薄,甚至消失,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正常发展。
  2.4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内容没有能够显示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变化。
  主要是没有能够展示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和实践带来的巨大影响,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略显陈旧。信息网络技术是现在一种运用广泛的技术,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与行为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均没有反映出这一变化。
  2.5在考核方式上,过分注重考试的结果,强调答案的统一性。
  这个问题在本质上还是属于教学体制管理的问题。学校制订了相关的考试管理办法,要求教师在出题、考试、判卷的过程中不能有太多的主观色彩以妨碍学生之间的公平,要标准化,试卷必须有标准答案,同时利用教学事故奖罚制度、奖学金制度等强化了这一管理体制,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这些问题都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从根本上讲,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都是因为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没有进行及时的创新,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关于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3.1改革教学内容。
  传统的高等教育几乎每门课程都有固定的教材,学生普遍认为只要学好了某一本教材就学好了这门课程,平时很少阅读其他相关资料,甚至当教师授课的内容超出教材时,学生还会有意见。但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科是一门发展速度非常快的学科,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来源于人力资源实践,而教材编写的内容相对滞后,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及时充实新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该认真地进行比较研究,选择知识更新快、内容较全面、条理性好的新书作为学生的主要参考书,在讲课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融入一些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人力资源管理学科作为工商管理学生的基础专业课,在教学中都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学科发生联系,这就要求教师站在整体角度,在讲课中将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融入到教学当中,帮助学生将多门学科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就能大大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思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2优化教学过程。
  为了激发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配合进行教学。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以下几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3.2.1加强实践教学。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包括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社会实践等环节。其中,案例教学法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采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这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帮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可以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能力。情景模拟法是指通过学生对事件或事件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生在所设情景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这种方法不但能体现发挥学生主动性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整体策划、过程组织与处理细节的能力。而社会实践,是指学生管理部门与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机会,提供指导,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进行社会采访和企业实践,比如通过参加企业的招聘、人员培训与工作分析等实践来获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些感性认识,并进行理性思考。

  全方位实践教学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实践教学,首先可以让学生更深刻、更具体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其次,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实践的具体的案例分析、判断、解决生动具体形象,非常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最后,能够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有机结合起来,弥补课本知识的抽象性、滞后性的缺陷,避免学用不一致。
  3.2.2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
  当前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堂授课,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量的提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建立一个主题学习网站,构建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学习情景,学生与教师在此平台上实现基于网络丰富资源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同时也包括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检索与搜集、信息发布等学习活动,与一般的课堂教学相比,网络教学体现出十分明显的优势。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理论”和“课程整合理论”为指导;以现代计算机网络环境优势为基础,实现从“教”到“学”的全方位的变革,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是学习的一场革命,强调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主张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习,从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更多的学习乐趣。
  3.2.3实行启发式、研讨式教学。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结合,是教师与学生的一个互动过程。如果采用“单向灌输式”而不论学生接受情况如何,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压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笔者在人力管理教学过程中,如工作岗位分析章节,先列出专题讨论的题目,由学生准备一周,通过读书阅报,查找资料,写出发言提纲,然后安排课程讨论。学生可以在课堂讨论中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思考现实、思考未来,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研讨,专业课程教学会更加贴近生活,学生会更加主动积极参与,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最后教师归纳讲评,师生在诸多问题上可以形成共识。实践证明,课堂讨论变教师“我灌你听”为“师生双向交流”,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
  3.3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教育体制存在一些严重的弊端,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消除这些弊端,应该对考核方式进行根本的变革,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从考学生死记硬背到考核学生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不能以考不考来确定教学内容,不能以教师的思维来限定学生的思维。“高分低能”现象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因此,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考查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考核的重点。在人力资源专业课程教学考试中,教师应该尝试不拘泥于学生靠背功取得多少卷面分数,而注意加大实践环节中学生表现的比重。如,让学生开展问卷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等,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完成,这些考核方式不仅能够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结语
  
  为了适应新时期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针对当前管理类的毕业生普遍缺乏的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现实,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病,指出其症结所在并就此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在其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赵曼.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2]石全涛.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3]赵广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11):67-69.
  [4]王海港,范德岭.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探索[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0,(4):38-40.
  [5]刘洁,王海燕.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几点认识[J].现代教育技术,2006,3,(16):40-43.
  [6]赵秋成.实践性教学与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2,(44):94-97.
  [7]谢晶晶.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研究[J].商业研究,2005,330:166-168.
  
  基金项目:本文是安徽省2005年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新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部分成果。
  
  (作者汪克亮系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55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