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 彧
摘 要: 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缺少兴趣,缺少科学的复习方法,“双基”掌握不牢,学科素养、能力有待提高是“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教师应通过加强交流疏导心理,以人为本授之以法,注重实验提高能力等策略来转化“后进生”。
关键词: 高三化学复习 “后进生” 转化策略
在高三化学复习中,部分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掉队,甚至为自己选修化学而后悔。面对高三学生坚强又脆弱的心,化学教师对化学“后进生”的转化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我结合自己的高三化学教学经验,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化学复习中对“后进生”转化的一些看法。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我们特制定了高三化学学习情况调查表,从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等四个方面,对我校(普通农村三星级高中)5个物化班100名学生进行调查。为了确保真实,情况调查采用无记名形式;为了通过对比发现问题,调查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成绩较好、一般、后进生每班分别为5人、5人、10人),并对这次调查进行了认真深刻的分析。
一、高三化学复习中“后进生”形成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所有学生都想学好化学,特别是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但在学习策略、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差距。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少学习化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很多“后进生”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缺少兴趣。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1)选科草率,有从众心理或遵从家长意志,本来就不怎么喜欢化学,但最终还是选了化学。不喜欢的东西,学习起来当然兴趣就不浓了。
(2)“习得性无助”现象,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经历了接连不断的挫折与失败后,再面对化学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或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2.“双基”掌握不牢。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每年都是高考命题中必考的内容。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几种重要的无机和有机反应类型,各种代表性元素,以及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等等。基本技能包括两个方面,即常用仪器的使用和实验的基本操作。调查显示55%的“后进生”认为元素化合物知识因为“要记得多且零散而懒得去学”;56%的“后进生”认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特别是化物质结构、溶液中离子反应、化学平衡、电化学等知识)由于“难懂”而学得不好;72%的“后进生”对实验感觉“很难”,特别是“实验探究方面的问题”。
3.缺少科学的复习方法。
调查表明,面对“你能说出几种对自己有效的化学复习方法”的问题时,80%的学生空白,少数学生认为“抓基础,多做题”、“尽量认真学吧”、“数着天过,老师怎么教怎么学”“做试卷,讲试卷”。可见,大多数“后进生”在复习中缺少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
4.学科素养、能力有待提高。
调查表明:很多(73%)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在考试中最怕的是试题为无机推断题、实验探究题、工业流程题等对学科素养、能力要求较高的题目。
二、高三化学复习中“后进生”转化策略
1.加强交流,疏导心理,提高复习兴趣。
“后进生”心理活动较复杂,他们渴求上进,但信心不足,特别担心被“抛弃”。教师要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客观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帮助他们采用“迈小步”的方法,制定可望可及可操作的短期目标,并督促落实。在课堂上鼓励和表扬他们微小的进步或创新思想,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胜利的信心。
教师要特别关注情绪波动的“后进生”,这样情绪易波动的学生往往个性较强,教师要及时发现并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也可利用平时作业的旁批对其进行交流和指导,指出他们认识的片面性或习惯方法的不足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通过真情激励和耐心疏导,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老师的关怀和期望,提高对化学复习的兴趣,为备考复习的胜利构筑健康和谐的情感基础。
2.以人为本,授之以法,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高三化学复习是高三学生对中学化学知识的再学习、再认识、再整合的过程,是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阶段。对于化学“后进生”来说,做到这些可能比较难,但巩固基础知识是复习的根本。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实际上是复习方法缺失的一种表现,教师要依据新课程实施中倡导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寻找自己有效的复习方法。
(1)知识归类,形成网络,巩固基础知识。
化学新课程按照不同的模块和专题将化学知识进行编排,注重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与应用,但在整体上淡化了化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同一知识点常以不同的要求出现在不同模块中。新教材编排的这些特点也就决定了新的课程的总复习教学必须彻底改变以往的那种按教材章节顺序来组织教学模式。我们在复习中要以化学的核心知识和核心概念为准则,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要求,在适当的概念(或主题)中将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的方法复习。归类方法不仅可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能有效地解决复习中学生学兴趣低、学习效率低等问题。
知识归类、形成网络,关键是确定知识内在联系,并以此联系为脉络,形成知识框架结构。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功能关系进行归类,即打破教材内容顺序,以物质功能或活动任务为线索重新构造知识,这样归类复习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能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以“化学中颜色的变化”为主题的复习教学,把高中知识中有关颜色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整合归类,通过“颜色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利用“赤橙黄绿青蓝紫”整合中学化学的有色物质;通过“颜色变化在化学中应用”,利用“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定性检验、定量的测定、沉淀转化及平衡的移动”整合涉及颜色的化学变化;通过“颜色在生活中应用”,利用“五光十色的霓红灯、五彩缤纷的焰火”整合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复习中教师要因材而异,因人而异,但是不论用哪种联系归类知识,结构图中各结点必须有内在联系,而且层次分明,保证信息的顺利提取,更要逐步引导“后进生”与同伴就各自归类的结构图展开讨论和相互评价。这样做,不仅能巩固基础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
(2)类比归纳,形成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类比归纳法是类比法和归纳法的综合运用。科学史上,运用归纳法的典型代表是牛顿,他在《自然哲学数学原理》中说:“科学研究的实质是归纳的。”类比法也是科学研究和发现的重要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把类比与归纳联合起来使用,不仅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而且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类比归纳法的核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会“系统知识、识同辨异、探寻规律”。它的程序为“学生自我感知―教师总结归纳―师生辨别对比―探寻规律―学生理解巩固”。特别对那些“后进生”来说,教师要帮助他们学会使用它,它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其在识同辨异中开动脑筋,增进学习爱好,提高学习效率;它能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在“类比”中巩固,在“归纳”中渗透,在领会中使知识得到升华。这样不仅可以教给学生化学知识,通过言传身教,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3)促进反思,培养习惯,提高化学悟性。
反思,是指学生适时对问题解决过程与结果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评价。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后进生”通过对各类题型的再思考(即反思),反思解题方法,反思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反思时间的分配,反思心理承受能力,并渐渐能形成习惯。同时要在解题训练中,通过反思,教师要注意培养“后进生”树立概念意识、数学意识、守恒意识、阅读意识、模访意识和条件减弱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无论对高三复习还是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3.注重实验,培养能力,提高复习针对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丰富多彩、变化多样,既是化学的魅力所在,又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法转变的主阵地,更是高考考核的重点内容。高考实验试题具有形式新,反应装置新、设问角度多变、试题立意高、隐蔽性强等特点,因此对化学“后进生”来说,实验是高考中的一个难点。但基于中学阶段教学的基础性,解决高考实验知识依然是属于化学的基础和技能。因此在高三实验复习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帮助他们归纳总结、对比分析,使其掌握常见仪器装置的用途及其特点。
根据实验目的,合理选择实验仪器和药品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前提。教师要正确选择实验用品,首先必须明确实验仪器的用途和用法,不少实验会使用同一种仪器,但所起到的作用是有差异的,不同仪器要掌握其结构的异同和用法。
(2)指导他们重视仪器装置功能的开发,培养其创新能力。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对于同一种仪器或装置,通过不同的操作或一定组合、改进,就可以实现装置功能的拓展。在试题中有时会使用一些指定的仪器,进行组装,设计出符合试题要求的整体装置。通过对仪器功能的开发和拓展,可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3)带领他们重点分析课本实验,挖掘内涵,提高应试的变通能力。
高考中实验试题,往往是在教材中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对课本中的实验分析、挖掘是复习的重点内容。
(4)要求他们归纳解题规律,形成实验意识,规范答题训练模式。
实验题解答往往具有其共性,对于历年来经常考查的内容,要求他们要花足够时间,掌握其要点。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实际动手机会不多,动手能力不强,教师要多为他们创造一些机会,以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化学复习中“后进生”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复习中,教师要依据新课程理念,按照教育教学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使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遵循学生“最近发展区”理论,增强复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使“后进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让他们在来年的高考中笑在最后。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4.
[2]陈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提高备考复习的实效性.中学化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8.10:48-49.
[3]张经童.归类・整合・拓展――化学新课程总复习教学策略研究.化学教学.华东师范大学,2008.08:25-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66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