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课外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仙顺
摘 要: 培养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改革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学习自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 英语课外自主阅读能力 培养 阅读习惯
《新课程标准》对五级“语言技能”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厚积薄发,熟能生巧。没有大量的阅读输入,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运用性输出,更谈不上创新运用了。阅读理解能力影响并制约着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英语测试与评价研究也表明,阅读理解失分率高,反映了许多问题,除了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策略和方法等方面的原因,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阅读量小、阅读训练少是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已成为广大初中英语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必须加强课外阅读训练,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能力。课程标准要求初中一年级课外阅读量达到4万词以上,二年级达到10万词以上,三年级达到15万词以上。这就需要拓展课外阅读。大量的阅读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而只有经过创新思维的输出才可能有高质量的输出成果。而影响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因素之一就是学生的阅读习惯。
一、什么是阅读
阅读是对外来信号输入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用眼睛的移动、注视和回视获取直观信息,然后对直观信息的加工充满了复杂的心理心理活动,如辨认、记忆、联想、分析、综合、推理、预测,甚至再创造等。人类对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反映在阅读上按照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可分类为:1.“自上而下”(top-down processing)的理解方式。首先构建全文的语义图像,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用较高语言层面上的理解帮助较底语言层面的理解,如段落、句子、单词等。2.“自下而上”(bottom-up processing)的理解方式。首先理解单词、句子结构,再理解段落、全文。3.相互作用的理解方式(interactive model)。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在阅读过程中,词汇的、句法的、语义的知识及背景知识都在发挥作用,并制约着我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这是相互作用模式的基本点,颇具影响的现代图式理论便是在这种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和其他语言活动一样,人们阅读是有目的的和有理由的。在大部分情况下,阅读的目的是获取篇章信息,而不是掌握语言形式。按照交际语言教学的观点,阅读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交际。虽然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相互能动作用和读者直接的反馈,但是作者在写作时知道他的读者群是什么样的人,他显然要让他的读者读懂他想表达的意思;读者的阅读过程也不一个被动地吸收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能动的、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个人脑中新旧信息相互作用与反应的过程。
综上可得出,人们的阅读是一种主动的“猜测―证实”的过程,是一种心理语言的揣摩过程(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是一种作者与读者相互交流的过程。
二、不良阅读习惯和习惯性阅读障碍
1.不能摆脱母语。
对外语的理解主要有三个途径:具体情境;较为简单的外语释义;母语释义。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通过母语释义来理解英语材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途径,但是他们忽略了外语学习中重要的一点――“理解外语确实要通过母语的桥梁作用,但最终还需要摆脱母语”。以下便展示了通过母语学习英语单词的过程。
①injure――②伤害
③injure one’sarm in an accident
②损害――③injure one s reputation
在初学阶段,过程②是必要的,但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则需要直接通过过程③来理解该词的含义。然而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学生不习惯用英语来思维,尤其在阅读过程中他们总想用母语作媒介(即翻译成汉语),不能按正常速度往下读,这严重影响了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程度。
2.不能按意群去阅读。
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喜欢出声读、心读或指读,惟恐有遗漏之处,更不敢“一目十行”地读,这使本来相对完整的句群变得支离破碎。
3.过多使用词典。
一般说来,只有在精读时我们才较多地使用词典,可是许多学生在阅读中只要碰到生词就去查词典,大大影响了阅读速度。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来确定词义。
4.只会分析性阅读,不会理解性阅读。
中国学生在看汉语读物时,一般要求理解文章内容,很少分析其语言特点。而当他们读外文材料时,却把重点放在了语言的表达形式上。例如,许多学生习惯于先进行语法分析,然后才能“读懂”。
5.领悟性困难。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深层含义与表层含义不一致的表达,这时学生往往不理解或误解。如“He is dressing the turkey.”一句,很可能被误解为“他正在给火鸡穿衣服。”实际上在这里dress是“给……调味”之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不要望文生义,而应结合上下文去推敲、体会。
三、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途径
针对以上学生在阅读过程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在具体的阅读训练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指导。
1.培养阅读习惯,扩大视距,养成按意群阅读、用外来语来思维的习惯。
所谓视读就是按意群去“看”的阅读方法。通过视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明确全句的意思,也可以更准确、全面地理解、把握整篇文章。如:He went to a closet/and after a moment/brought out a package/marked with name and date.一句共有18个单词,有些学生往往逐词注视,阅读速度太慢,而且不易掌握全句的意思。如在上面的斜线处停顿,则全句只要“注视”四次即可,阅读速度可以提高几倍,而对句子的理解也要完整得多。
如果要想进一步加快阅读速度,就必须扩大视距。如:Beijing able to read by phrases/instead of by single words/results from practice of reading.我们只要对此只“注视”三次。这样,视幅增大了,阅读速度当然也就提高了。
视读习惯的养成要求我们必须先克服心读和出声读及假读(即嘴里虽在念,眼睛也在看,但看过几行后,什么也没理解,更没记住)的坏习惯。心读和出声读直接影响着阅读速度,而假读是毫无意义的阅读。视读训练中必须集中精力,眼睛不停地往下看,使自己没有时间出声读或心读。
2.减少复视次数,养成“预见”下文的习惯。
许多学生在阅读时眼睛回视、停顿的次数过多,严重影响了理解的连贯性,不利于对视读全篇文章中心问题的把握。克服这一不良习惯的办法有:一要尽量抑制眼睛回视、停顿的次数和头部轻微摇摆的动作;二要在阅读过程中养成“预见”下文的习惯。
研究视力的专家认为,眼睛是大脑的延伸。读者不是被动地用眼睛跟着文字的排列而运动,而是主动地用眼睛搜寻信息,然后通过大脑进行判断、推理,从而大致“预见”下文。预见性越高,理解的连贯性就越强,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能力也就越高。
3.培养清除阅读中的词汇障碍,养成理解性阅读的习惯。
A.利用构词法进行猜测
(1)根据单词的前缀与后缀进行猜词
如:care(小心)→careful(小心的)→carefully(小心地);
write(写)→rewrite(改写)?摇?摇?摇?摇un-;dis-;-less:不,无
mis-:错误?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re-:再,重复,重新
-ern:表方向?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er,-or,-ist表示人
(2)根据“合成词”猜测
如:school+bag→schoolbag?摇down+stairs→downstairs
B.根据上下文猜测
(1)根据关联词猜词
表示因果关系的:because,as,since,for,so,as a result...
表示同义关系的:and,like,just as...
表示反义关系的:but,however,though,although,yet,instead (of)。
如:a.I could see nothing because the light was so faint.(混暗的)
b.Tom is very rude,but his brother is quite polite.(有礼貌的)
c.She is beautiful,and her daughteris as pretty(漂亮的)as her.
(2)根据定义、释义、举例或复述猜词
常用的:be,be called,mean或破折号或定语从句等来表示。
a.Why does jogging(慢跑)――running slowly――become so popular?
b.Pork(猪肉) is the meat of pigs.
c.Jane is warm-hearted(热心肠的),she likes to help.
(3)根据生活经验及普通常识猜词
a.China is our motherland(祖国).
b.Kangaroo mothers have pouches to carry their babies(育儿袋).
c.It’s really cold outside,and my hands are both numb(冻僵了的,麻木的,失去知觉了的).
C.巧妙绕开生词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了文章,不用认识每一个单词也能照样理解整篇文章。
(1)人名、地名、机构名等专有名词。
(2)如果我们对文章中的某一个单词不熟悉,我们还可以根据文章中的其他信息来帮助判断。这类信息有:同位语、下定义、解释、举例、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及标点符号(如破折号、冒号都表示解释和说明)等或者该词不影响做题。
(3)有时我们也可以根据问题中某个关键词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去寻找答案。
4.对有理解困难的句子、段落的处理。
由于某些词的意思不明确,而造成个别段落的意思也模糊不清,这是阅读中常遇到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好的方法是:读完全文之后对不明白的段落反复阅读。一般地说,多次阅读的过程是逐步加深理解的过程。对于一些难的句子,如能结合上下文反复推敲,同时联系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全文的中心思想,仍可猜出它的意思。
5.要有全局意识。
要真正理解全文,理解各段落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弄清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文章的中心。
总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途径有很多。只有勤于动脑,不断实践,才能提高阅读技巧,从而进行大量的阅读,阅读理解的能力也会随之而提高。英语阅读规律表明,一个人的英语阅读量与其英语水平成正比关系。一个人的知识积累主要依赖于阅读。国际上有一种流行的学习方法,即English through reading,也就是通过阅读来学习英语。大量的阅读能获得大量的语言信息,能大面积接触英语,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经受着英语的风吹浪打,感官受着强烈的刺激,能迅速地找到感觉,建立起语感,短时间内完成语言材料在头脑中的积累。大量阅读可以使我们从不同的语义环境中学习词汇,熟悉语法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改革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学习自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春洞主编.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郑金洲主编.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自主学习.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4]朱纯.外语教育心理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5]丁岩堂,王成芹 .英语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滨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2.
[6]陈贤纯.外语阅读教学与心理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68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