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新星
摘 要: 高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如何,事关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亿万家庭的和谐幸福,以及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对广大高中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正面引导,势在必行,高中阶段,学校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作者结合当前社会和学校的实际,对高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现状、存在问题、问题成因及应对策略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高中德育 培养品质 提高成效 引领成长
高中学生接受了十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他们的道德品质总体是积极进步的、是健康乐观的、蓬勃向上的。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信念、正确的人生目标追求、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善于接受新知、乐于团结合作、勇于自立自强、敢于探索创新。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一种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潮流和风尚,他们将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新人。
一、客观分析现状,把握高中学生道德建设的动态。
当前,高中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他们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多数学生都愿以实际行动支持经济发展和献身国防建设,为生活在政治繁荣、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昌盛的国家而感到欢欣鼓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普遍认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集体活动中,都愿意为集体荣誉付出自己的辛劳和汗水;他们崇尚民主、平等、自由,希望社会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希望父母给予他们更多的空间,希望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平等,向往全面发展、普遍民主、自由平等;他们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趋势,在人生观上,多数学生认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而不是索取;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努力探求新知识,全力提高自身素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尽管在政治、经济、物质、文化等方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但一些不良观念冲击着学生的精神世界,一些诚信缺失、道德失范、黄赌毒等社会现象侵蚀着学生,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造成有的学生理想信念淡薄、缺乏远大志向、价值观念错位、贪图安逸、沉迷网络、热衷享受、盲目崇拜金钱、对奢侈生活十分羡慕、缺乏关爱意识、公共德意识和法纪意识。
二、深入研剖根源,掌握高中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
高中学生社会经验少、自制能力弱,情绪容易激动,思想容易偏激,对社会的认识过于简单、片面和肤浅,是产生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但家庭、学校、社会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些家长平时忙于生计,对子女缺少关爱,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和方法,对孩子提出的不适当的要求尽量满足,一些不良行为直接影响了子女;有的学校在高考升学率的指挥棒下,抓智育和德育时,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学校德育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使道德教育与学人格塑造处于分离状态。主要以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忽视德育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社会层面的道德教育存在着学生参与率低的现象。高中生的生活环境是一个开放式的大环境,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不良的风气和不健康思想盛行,恶性炒作肆虐,价值观念颠倒,美丑是非混淆等对学生的影响已不容低估,成为影响学生健康发展、成长进步的不可忽视的因素。网络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建设是一把“双刃剑”,一些网络游戏对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过多沉溺其中,就会带来学习成绩下降、旷课、逃学等危害,甚至有的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违反了学生的道德规范,淡化了与现实的差异,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积极主动应对,提高高中生道德水准的策略。
培养高中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一个复杂、艰巨、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方位、多渠道、广角度地配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我们要围绕素质教育教学的需求,积极探索新课改下的德育模式。学校德育是塑造高尚人格的工作,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履职能力和敬业精神,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在语文、政治、地理、历史、数学等各科渗透德育功能。要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要注重选择一批道德水准高、教育能力强、奉献精神足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实施个性化的指导,引领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教师要从学生成长进步出发,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做“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的新时代好学生,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帮助端正学习态度,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个性特长,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审美教育、心理教育、感恩教育、激励教育、责任教育、信念教育等;要经常与家长进行联系,争取家长在教育学生工作中的支持,与任课教师经常沟通交流,请任课老师对学生的品德评定提出意见、建议;要根据年级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的教育重点。对高一年级学生着重养成教育,激发饮水思源的情怀,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把行为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观念;对高二年级学生着重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三观”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是非判断能力;对高三年级学生着重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独特的个性和独到的批判能力,使学生对人生充满期待,对未来充满憧憬。通过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引领学生成长进步,逐渐走向成熟,使他们的行为方式由“他律”走向“自律”,由“自律”走向“律他”;行为表现由“规范”走向“示范”,由“示范”走向“模范”。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针对高中生存在的法制意识、感恩意识淡薄、迷恋网吧、行为失范等问题,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文艺晚会、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感恩教育”、“拒绝不良诱惑”、“养成良好品德”等主题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05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