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品语言三味, 悟语文真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靖祥 李振云

  语文是一门闪耀着审美性、人文性、哲理性的学科。新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整合。有人疾呼“语文应找回自己的家园”,有人将“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或“语言文化”。其实,教学语文,就是要让语文教学呈现出充分的语文味,感悟出语文的真善美。语文,应给学生提供一个感受语言魅力的空间。语文课离开了语言的品味,失去感悟的环节,便是丢失了语文的“阵地”。因此,语文课应立足文本,注重对文本语言的品味,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感受到语文的真情和魅力,让课堂充满语文气息。
  一、品味语言,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强调品味语言的重要性。课标指出:“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所谓品味语言,就是指对文章的关键语句加以揣摩和辨析,领会其内涵和表达作用,加深对语言运用的理解。品味语言,可以增强语感,有助于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的品味是读懂文章最基础的工作,是关键的起步。刘勰曰:“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可见,语文的课堂阅读教学,其实主要就是语言的品味。
  那么如何来品味语言呢?
  1.重视整体诵读,感受语言魅力。
  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诵读教学,古人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诵读是品味语言的最基本的方法,特级教师洪镇涛说:“采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的妙处,形成语感。”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在音乐的伴奏下,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特别能让学生沉浸于作品所营造的氛围之中。当然更多还是靠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感受。特别是诗歌教学,更要强化诵读。如《回延安》中满怀激情的呼喊;《观舞者》中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等;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里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气和练字的功力……不读,是不可能品出文章的味来的。
  2.诵读精彩语段,提高鉴赏能力。
  人们历来认为,真正的语文能力就是语言能力,真正的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教育活动。可以说,研究语言、品味语言是语文课的关键。一篇好的文章,它的语言通常是很有个性的,也是很值得品味的。一个人物,可以通过几个字就刻画出来,所谓的传神之笔,只有仔细品,才能解其中味。如:《孔乙己》写孔乙己前后之间的变化,用孔乙己拿钱出来的两个动词写出了他的境遇的变化和心态的变化一个是“排”,一个是“摸”。“排”字,何等的洒脱;一个“摸”字,又是何等的颓唐。两个字一对比,孔乙己的形象跃然纸上。朗读余光中的《乡愁》一诗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时,学生能从朗读中品出乡愁的厚重,感受语言韵律的美。学生通过对精彩语段的反复诵读,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发展语言的连贯性,领悟语言表达的规律性,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二、立足文本,感受语文学科精髓。
  我们强调以语文教材为基础,扎扎实实学好所用的教材,注重语文学习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本质特点,踏踏实实教语文,认认真真学语文。积累品味语言材料,其实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语文文本的教学,能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和民族文化精神的教育,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操的陶冶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1.想象联想,丰满语言形象。
  文本的意义是作家、作品和读者三者构成的。文本对读者来说,只是一个多层次的不确定的意义框架。品味语言就要引导学生联想,使语言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接轨,把语言所描绘的景物,事件与自己相关的经验世界中的事物和思考联系起来,从祖国文字中品出丰富多彩的世界。如:《天净沙・秋思》中,作者通过对事物的罗列来表达一种意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没有想象,语言是品不出来味的。如《春》一课中描写春风的句子:“‘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引导学生理解春风特点时可提问:“你被母亲的手抚摸过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联想自身的生活体验便能形象地感受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
  2.丰富阅历,增强语文底蕴。
  文句有意蕴,来源于胸中的文墨。“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文学功底越深厚,生活的积淀越厚实,鲜活的语言便越容易喷薄而出。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两大阵地,缺一不可。有同学写下这样的语段:“太白忘却人生假丑恶,直挂云帆驶向人生的彼岸;东坡铭记人间真善美,大江东去流向人生最辉煌的汪洋。人之一生,当忘则忘,当记则记,只有这样,才能坦诚、执著,直挂云帆驶向人生的彼岸。”这里活用了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而“大江东去流向人生最辉煌的汪洋”则是活用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一句。这段话中有两个典故,因而显得很有文化底蕴。其所表达的意思更有意味,更有深度,更容易打动、感染读者,表现了作者文学功底的深厚和对人生的深刻体验。这就要求我们热爱生活,广积博学,积极实践,对一些优秀作品和生活进行体味感悟,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语言,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如果说课文内容本身是语文课的躯干的话,那么品味语言、感受真情能使语文课程更加枝繁叶茂。语文学习,特别是语言的学习,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过程,只有在平时学习中多观察,勤思考,善积累,才能使文句流畅,生动感人,富有神韵,才能把人、物、事、理写得有声有色,形象鲜明,精辟透彻。叶圣陶说:“语文姓‘语’。”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就是应该品味语言,通过优美地朗读,仔细地推敲,丰富地联想来引发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悟,从而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进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从事各种研究等打下扎实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06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