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桃花源记》赏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维权

  摘要: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虽是《桃花源诗》的“序文”,然早已被人们视为精美的散文推崇备至。《桃花源记》是现实主义的,又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它那仿佛真实的故事涂抹着一层神秘虚幻的色彩,亦真亦幻,激励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生活。作者以现实主义与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神笔精心描绘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画面,美妙神奇又富有醉人魅力。
  关键词:现实主义;积极浪漫主义;理想社会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1-0170-01
  
  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虽是《桃花源诗》的“序文”,然早已被人们视为精美的散文推崇备至。《桃花源记》是现实主义的,它有故事发生的时间与地点,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与结局,有故事主人公身份的明确,有名实可稽的刘子骥合乎情理之反应的客观交代,桃花源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无不艺术地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种种风貌,启迪人们严肃地思索社会和人生。《桃花源记》又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它那仿佛真实的故事涂抹着一层神秘虚幻的色彩,亦真亦幻,激励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生活。作者以现实主义与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神笔精心描绘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画面,美妙神奇又富有醉人魅力。
  作者起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晋太元中)、地点(武陵)与主人公(渔人),意在表明故事的真实性,暗示读者“文生于情,情生于境”(清・尤桐《西堂杂俎》三集卷三《苍梧词序》),披文之时应不忘客观现实。渔人既以捕鱼为生,周围一带山川河流之形当了然于心,然此次“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看似不可理解,实则既有现实的折射,又暗示故事的虚幻。或许是因为渔人一无所获,难向家中饥儿饿妇交差,于是仍一路撒下渔网去。渔人艰辛的生活,于此当可想见。渔船进入桃花林也是猛然之间才惊觉的。“忽逢”二字既写出了渔人撒网之专注用心,又将桃花林点染得虚幻迷离。抬眼展望,渔人惊奇于清一色的桃林,陶醉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优美环境,渔人之“甚异之”、“欲穷其林”,此处极写桃花林芳香与色彩的神异,又传达出渔人“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的慨叹,进而折射出现实环境之萧瑟、凄凉。
   与外界联结的通道将桃花源渲染得更为神秘。不为人知的山洞闪烁出微光,勉强能通过一人的山洞竟另有洞天,确乎神极!作者有意将桃花源涂上神秘的浪漫色彩,显然是在暗示读者:桃花源并非客观现实社会。渔人进得洞来,但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其间恰当地点缀着良田、美池、桑竹之类,一派旖旎的田园风光!更有“鸡犬相闻”之声, “衣着悉如外人”之男女从从容容“往来种作”,老人小孩各得其乐,一幅恬静安乐的生活图景!渔人见此,不免联想到战乱不已、百姓涂炭之黑暗现实。这幅令渔人陶醉的生活画面折射出现实的丑恶情形,充分传达出作者对现实的失望,对幸福生活的热切向往。
  惊喜于眼前胜境的渔人还未缓过神来,桃源人已经发现了他这个不速之客。桃花源人始而“大惊,问所从来”,继而热情相邀,“设酒杀鸡作食”以待。“闻有此人”到来,一村人纷纷涌来探询消息。听了渔人的一番介绍,桃源人不由得“皆叹惋”起来。何以有此深沉叹惋呢?自秦以来,外界朝代更替之频繁,令他们惊讶莫名;“自先世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之后“遂与外人间隔”,外界发生了多少事,竟闻所未闻。桃源人在这里流露出来的,既有对自己能够远避动乱之时代、频繁之战乱的庆幸,又有对外界百姓惨遭战争之苦、饱受阶级压迫剥削之深的同情。庆幸也好,同情也罢,桃源人依然视渔人为嘉宾贵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招待得十分殷勤、周到;桃源人依然深爱自已这个温馨社会。他们特别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他们谁都不希望因为渔人的到来而破坏自己的平静生活。作者将深厚的现实内容自然地融入到对桃花源美妙生活的描写之中。
  对渔人来说,在桃花源的生活犹如神仙般逍遥,因此桃源人对他的的叮嘱早被他抛到九霄云外,他在归途中“处处志之”,以期能重返桃源。不仅渔人如此,堂堂太守也“即遣人随其往”,高尚之士刘子骥“闻之”,也“欣然规往”。他们对桃花源也是心向往之。现实社会之令人失望,遭人厌弃的程度昭然于此。只可惜是“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故事写到这里戛然而止,留给读者以深长的回味。
  陶渊明将桃花源描绘得如此神奇美丽而又飘忽迷离,强烈震撼读者心灵,关键在于“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于外而真且实。”(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它融入了作者全部的人生体验和思想情感,写出了他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对济世壮志难酬的深沉愤慨,对和平幸福生活的由衷赞美,对“抱朴含真”美好社会的热情向往。他以饱蘸现实的笔墨描绘出桃林去处之神秘,桃林景色之神异,桃源环境之神奇,桃源民风之神美,桃源出而不可复得之神怪,给人留下深刻而鲜活印象。正如钟嵘所评“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诗品》)陶渊明以最为简约的文笔真切描绘出蕴含着厚实的社会人生内容的优美画面,确令人深为感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19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