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简析西部地区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政治教学创新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成友

  摘要:创新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作为一名西部地区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政治教师来说,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推行创新教育势在必行。那么,在西部地区专科学校政治教学中,如何实行创新教育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政治教学;创新教育;激发思维;改革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创新教育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一个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它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课堂教学中,专科学校政治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通过质疑、启发、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同时,教师需要改变一下自己的身份与地位,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见解,观察全体学生的表现,注意把创新的机会留给每一个学生。对待学生提出的观点或问题,教师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1)不讽刺嘲笑,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2)充分肯定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3)注意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认识问题;(4)客观事实求是地评价学生的观点。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会积极质疑,勇于创新,才会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其次要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本质力量所在,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和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从专科学校政治教学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丰富化,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政治教学内容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但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专科学校政治教师们为了赶进度,应付考试,完成指标,常常忽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经常是考什么就学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严重地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活动。如今,在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实行创新教育,专科学校政治教师除了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创新教育需要外,还要在挖掘教材,设置新情境,拓宽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求异、创新等方面下功夫。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启发学生思考可供选择的还有什么。不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上,而是努力促使学生去探索“多”。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创新。这样就丰富了教学内容,使结论更加科学、完整。同时教师还要充分肯定学生大胆求异、不盲从的精神。这就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2.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创新。多年来,由于社会、学校、教师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占据着专科学校政治教学的讲坛,其结果是,言者谆谆,听者昏昏。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制约,还谈何创新?因此,实施创新教育,社会、学校必须要改变对教师评价的标准,不以分数高低论成败,让教师能够放下包袱,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新教育中。教师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留有更多地思考、探究的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创新。学生要更新分数至上的旧观念,把学习的重心转移到提高能力上来,课堂学习中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努力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3.课后练习时,通过布置开放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课后练习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考虑到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练习题应少而精,要以开放性题目为主,给学生留有实践、创新的广阔空间。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点燃了学生心灵中创造的火花,进一步推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这就既培养了学生动脑的习惯,又有利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之外,作为专科学校政治教师还应该严格要求,持之以恒,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坚持创新、取得成就的根本保障。它主要包括:创新责任感、使命感,顽强的毅力和能够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以及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就把“创新精神”列为我国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之一。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行创新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作为创新教育的推行者之一,专科学校政治教师除要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模式,积极推行创新教育外,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它们分析形势,使其认识到形势的紧迫性,任务的艰巨性,增强其责任感,使其积极主动地接受创新教育,使学生的创新活动持之以恒,逐步形成创新的人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39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