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视角下的高中政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小荣
摘要:思想政治课程源于生活的需要,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规则,生活常识、社会知识等都是从生活之中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生活为本。基于此,文章从生活化的课堂轨迹:生活以及高中政治生活化的情境设计分析了生活化视角下的高中政治教学。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163-01
生活化教学就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境化学习,其目的就是为了在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间建立关系,使新学内容能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理解,这也是优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生活化的课堂轨迹:生活――课堂――生活
教育即生活,有效的高中政治教学应遵循基于生活而教、通过生活而教、为生活而教的生活逻辑。首先,导入生活、感知生活是课堂生活化的出发点。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生活素材,将加工利用的课程资源导入政治课堂,由此引出观点,使教学“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气氛“热”起来。其次,理解生活,体验生活是课堂生活化的用力点。这是从“生活到教学”的一次飞跃。再次发展生活,享用生活是课堂生活化的着眼点。这是理论回归生活的第二次飞跃。比如,笔者在教学《政府的权力:依法行政》这部分时,就采用了以下生活化教学方式:首先,感知生活:重庆钉子户事件――从强制拆迁到和平拆迁。结合市政府依法处理拆迁问题,得出对人民负责的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其次,关注生活:重庆彭水诗案――行政干预司法。具体经过:8月31日,县长要求公安部门介入调查,确定嫌疑人秦中飞;9月1日,县领导提出“出手要狠,效果要好,五天内办结”的具体要求;从9月2日开始,公安机关传唤秦的朋友和同事,随后检察院提请逮捕秦中飞;9月11日秦中飞被执行逮才献9月19日,秦的同学在个人博客上记载了这桩公案,引起全国典论哗然;9月29日,彭水县公安局给秦中飞办理“取保候审”手续; 10月24日,调查组认定为错案。 再次,理解生活:结合材料探究一,错案是怎样产生的?上述错案经过以及原因分析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依法行政具体要求的知识的过程。结合材料探究二,分析上述案例对公民、政府、社会分别产生怎样的危害?反观危害,得出依法行政的重要性--保障群众权利与自由,加强政府康政与权威,推进社会民主与法制。最后,参与生活:《物权法》“公产私产平等保护”的精神使拆迁有法可依,启示是:要加强行政立法工作;从彭水行政干预司法的案件中得到启示是:要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建设行政执法队伍,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上述教学中,教师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使其获得有活力的知识,使情感、价值观得到真正的陶冶。需要指出的是,在政治新课程中,不是所有知识点的教学都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的,也不是所有的书本知识都有必要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和探索去感知和获得。
二、高中政治生活化的情境设计
我们推进课程生活化,就是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来修筑学习“跑道”,将文本知识还原为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使学生的思维与文本之间有一个“刹.坡”,使学习由难变易,学生能由现象深入本质,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顺利走进文本,去解读文本。教师的情境设计如何坚持“三贴近”原则,其实质就是要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所谓的“学生的生活世界”就是与学生成长的目的、情感、意愿联系在一起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比如,在教学《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课时,笔者就采用了以下生活化的情境设计:情境一:从日常生活所见的蔬菜入手,设问:影响蔬菜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在哪些情况下价格会昂贵,哪些价格会便宜?为什么?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追问:在影响蔬菜价格的诸多因素背景后隐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层层递进,逐步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价值的相关内容。情境二: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熟悉的玩具、文具,还拿出小店里买的零食引导学生思考影响价格的诸多因素。情境三:拿出奥运会吉祥物的小纪念品,推选四名学生充当推销员,看谁能最先打动教师的心,获胜学生可获得纪念品一件作为奖励。顿时学生气氛活跃起来,“金点子”层出不穷,最终可归结为降价。随后教师又变换角色,要求学生充当买者,要看谁能最先从教师手中购买到吉祥物同样可获得一纪念品,学生的情绪再次被调动起来,他们最终都将“计谋”落实在抬高纪念品的价格上。正当学生兴致勃勃时,教师及时呈现问题:“为什两次同样是1: 4的买卖过程,却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价格变动的结果呢?”学生经讨论得出结论:供求影响价格。教师又就情景提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真的会出3000元购买一件吉祥物纪念品吗?”为什么?再次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决定价格的真正因素……。面对上述情境,情境一中课堂反映并非如教师所愿,学生反馈的意见是我们又不买菜。情境二中最初学生眼睛一亮,但很快又恢复常态。情境三的课堂反映终于如教师所愿。可见,情境是教师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人为创设的“有情之境”,情境更多地关注学生所拥有的“心理的、内在的、主观的体验氛围。情境二中的教学之所以受挫,是因为教师创设的情境丧失了应有的情境特质,只能算是场景。情境三中的教学之所以成功,归功于好的情境设置,它不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还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在课程的进一步展开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总之,“回归生活”是高中政治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高中政治教师选择生活化教学的逻辑的现实本意也应该是符合生活实际,并超越现实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智慧,服从并服务于构建未来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朱明光.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鲁新民.发现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生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40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