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怎样建立个性化教学课堂阅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喻 晓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但多年来,阅读教学始终没有走出这样一种模式,即让学生顺着老师设计的问题去思考、品味、领悟,以达到执教者所设计的目的。学生的思维依旧处在一种被动思考的状态。要想让学生形成真正的主体思想和良好的语文素养,必须建立一个主体独立、自主、开放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
  (1)激发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兴趣。目前铜仁地区使用的初中语文人教版新课标新教材,阅读内容的选择,就是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将童话、寓言、故事、儿歌、古诗等选入教材,这些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很感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将这些阅读材料读熟、读懂,从中感受成功的快乐。首先,可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阅读兴趣的不同,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资料,确定扩展阅读的重点,并引导学生有效使用好课本,以课本为基点,以课外读物为补充,做好扩展,形成自己的思想。其次,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进入文本的氛围。老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文章重点,确立提升的突破口。或筛选相关资料,寻找能有效调动学生兴趣,共同参与学习的方法等。或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优美的音乐,欣赏多彩的图画,感受细腻的形象。从而唤醒并不断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专注、有趣的去读。第三是师生换位。选择部分热情很高的学生作为施教者,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感受,让学生充满激情的走上讲台,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这种方式,能让同龄人之间更能平等的对话、质疑。即使一个小小的刁难,都可能有力地激发授课人要做得更好的热情,这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甚至对学生一生都是一种激励。
  (2)由繁琐的分析转向平等的对话。教师要摆正在课堂阅读活动中的位置。在阅读活动中,教师既是对话的参与者,以平等的地位与学生交流;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摆正自己的位置,学生才能讲真感受、真体验、真理解,才能不被教师影响,才能在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激活思维和想象。《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和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出发,提出了“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因此,课程改革中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实现由教师繁琐的分析向师生平等对话转变。
  (3)授之以“渔”,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不但要考虑“教法”,更要考虑“学法”。下面介绍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可供老师作“学法”指导时参考。
  抓重点句子阅读法。文章的开头、结尾或中间往往会或隐或现地有一些集中体现思想感情的中心句、观点句、总提句、概括句、总结句、画龙点睛句等,阅读时若善于抓住这些句子,就能迅速捕捉文章的重要信息。
  思考标题阅读法。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窗户”,文章的标题一般都是经过作者反复锤炼和推敲的,常常是一篇文章的“文眼”之所在。因此阅读时不能对文章大小标题和副标题熟视无睹,而应多思考,通过文章标题仔细推敲一下文章的内容,经常带着问题阅读文章,这对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大有益处。
  加小标题阅读法。阅读时用精练概括的语言,给每部分或每段落加上小标题,可以迅速了解文章的内容,还可以锻炼学生概括内容能力和锤炼语言能力。
  圈点勾画、批注评点阅读法。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最感兴趣之处,认为最优美、最精彩、最富哲理、最有感触之处,或有疑惑、有不同看法之处分别用各种符号(如波浪线、圆圈线、三角号、重点号、叹号、问号等)勾画出来。在书的天头、地脚、文章旁边,或在笔记本上用简短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所赞、所疑等,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良好习惯。
  比较阅读法。将具有比较关系的两篇文章进行比较,比较其在思想内容、写作手法、语言运用、体裁风格等方面的异同。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阅读,往往令人有豁然开朗之感。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如果得到根本的转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增强了个性化阅读的兴趣,养成了个性化阅读的习惯,掌握个性化阅读的方法,那么一个主体独立、自主、开放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必将形成,学生主体思想和语文素养也必将得到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68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