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建性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佳佳

  在培养跨世纪创造性人才的今天,学校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有责任创造和谐、融洽、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2、20、2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感到很新奇,纷纷议论。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2米=20分米=200厘米;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2元=20角=200分。此时我提出能否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得出2元=2.0元=2.00元;2米=2.0米=2.00米,对于这几个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性质。这样创设情境,形成悬念,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二、探索新知,培养创造性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预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大小全等的梯形,课堂上启发学生自己根据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动手拼一拼,看能否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拼摆,很快可以发现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于是推导出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当教师提出是否还有别的办法时,有的学生讲出自己的方法,即用一个梯形沿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就可以推导出计算公式。教师给予肯定,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学生又发现了许多种方法。可见,培养学生从各种角度研究问题,会“点燃”创造的火花,产生创造性见解。
  三、在质疑问题中训练创造性思维。
  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还要激发学生质疑问题。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就提出来并和同学讨论,有充分表现的机会。
  例如:一个学生在学习圆的认识后,提出问题:“汽车上的测示器记载行驶的千米数是怎样计算的?”这位学生是受教师在引入新课时设疑“车的轮子为什么是圆的?”提出的。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把测示器、车轮与圆的周长联系起来,找出圆周长使用问题并加以解决。
  四、提供多思机会,树立首创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想有创造,就必须勤于思考,只有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能不断地发展创造性思维,有所创新。对小学生来说,不是要求他们创造数学知识,而是要求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用数学的思想观察,分析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勤于多思和创造精神,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经常给学生讲些数学家,发明家的故事,指出这种创造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幸福,对于激励学生从小立志与尝试创造来说,这是一种好办法。在激发首创精神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学生思维具有创见,它是思维的最高层次。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一般法为基础,进而引导学生另辟蹊径,导求独创解法。如教师在讲圆柱的体积以后,出了这样一道例题: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各是113.04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求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通常的解法如下:先求出圆柱体的高h=113.04÷(2×3.14×2)=9(分米),再求圆柱体的体积,V=3.14×22×9=113.04(立方米)。有一位学生却列出这样一个算式:113.04÷2×2=113.04(立方米)。其算理是:把圆柱体切开,可拼在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可以等于圆柱体侧面的一半,高就是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因此V长方体=Sh,所以V圆柱体=S侧÷2×底面半径r。分析其算理,不难看出,这是一种极富独创性的算法,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再如,五年级讲了梯形的面积计算以后,一位教师给学生出了一道这新练习题:“求从1,100这四十个自然数的和,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一位学生经过思考,“创造”出奇特的解题方法:(1+40)×40÷2=820。问其算理,学生回答:“我们可以把这道题看做是很多小方木按照100的顺序垒起来的一个梯形,所以我们就能按梯形面积公式计算出这道题的结果。”
  由此看来,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率大有裨益。总之,在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和独创性入手,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教学素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9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