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志平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两段话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新理念。这种理念的重要性就在于:扩大了语文的外延,丰富了语文的含义,反映了生活与语文的本质联系。由应试教育观念派生出来的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课文的教学,轻视甚至忽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导致了学生语文知识积累贫乏,综合素质低下,创新能力薄弱的现象。改变这种状况的最好途径就是让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生活能力,进而发展智力,培养和丰富个性,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养,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成为“生活语文”。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重视。
一、交流课外阅读中收集的语言佳例
教师要树立大语文学科观念意识。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大语文教学的语文学习的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教师可将一些篇幅不长,内容隽永,难度适中的文章积累起来,编辑成册,作为学生共同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开阔眼界,获得多角度的知识和认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外,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知识来源于生活、社会、自然,如仅限于课堂学习,只是井底之蛙,所识有限。而大语文教学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还应该与学校、社会、家庭、自然这个大环境结合起来。
二、品味日常生活中的实用语
语言表达的好例子,不仅荟萃于名著名篇之中,而且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改革开放以来,实用语言的好例子层出不穷。切合实际的店名、巧妙得体的广告语、别具一格的告示语、精辟生动的题词、贺词,鲜明有力的演讲词;慷慨陈词的辩论会,洗练幽默的即兴讲话等,学生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听到。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好例子就及时收集,并想一想好在哪里,尽量多说些道理,仔细品味其中的含义,就能经常感受到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魅力,不断提高理解能力。
三、把握教材是改革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说:“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教材则是语文教学的载体。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改革,是离不开课本的,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无法引导学生去感受、领略、体验祖国的语言美,诗意和情趣。从这个意义上讲,正确地把握教材是改革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在不同的课文中善于把握作者的语言特色和运用语言的特点,把握教材的系统性与整体性,深入钻研教材中的语言现象,准确地把握语言运用的规律。
四、加强自身的专业文化知识和其他知识的培训
邓小平同志曾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要搞好语文教学改革,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事实正是这样,教师的职业是承先启后的职业,教师肩上担子很重。
如果教师本身只是“半桶水”,怎么能给学生“一杯水”呢?如果教师只会满足学生能背诵条文,那么学生将来断然不会进行创造发明。更何况科学技术的综合化、现代化的趋势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交流课外阅读中收集的语言佳例
教师要经常督促学生在课外广泛涉猎,多读古今中外名篇佳作,积累名言警句,每天阅读报纸杂志,勤于动笔,摘录自己感到有用的东西,包括语言佳例,鼓励他们在墙报、黑板报、手抄报上交流这些语言佳例(必要时稍做鉴赏分析),有时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范文有关内容适当进行交流。这对学生提高语言的理解鉴赏能力是很有益处的。
六、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当代中学生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人,应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语文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这个生活的工具、人生的武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改造社会尽一份公民的责任。学生每天回家的路上所见所闻所感的街头交通、农贸市场、城市环境、治安状况、新建大厦甚至个体摊点……都可以成为他们关注、思考、评论的对象。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即使身处校园也要始终保持热爱生活,关心改革,思考社会的好习惯,使学生能“身居斗室,胸怀天下”。只有这样,许多社会热点才会在同学中间引起反响。一定的社会参与和语文实践活动既能不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增强他们的现代公民意识。
总之,“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生活处处有语文”,这已经是一种共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力求接近生活,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才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社会中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03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