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语篇分析理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燕

  摘 要: 语篇阅读教学主要是着眼于语篇整体,引导学生把握单词、句子、段落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使学生能够从文章结构上对文本达到理解。本文主要对语篇分析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 语篇分析理论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教授策略
  
  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阅读教学,它是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阅读理解,一方面,培养学生英语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英语教学实践表明:阅读理解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尤为重要。
  在传统英语阅读教学中关注点放在单词、语法和句子这样的微观语言单位上,教学的开展围绕这些要素。学生学习文本的实质是对各种微观语言单位的学习过程,而没有从语篇的宏观角度获得指导,这在无形中就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为外语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语篇阅读教学主要着眼于语篇整体,引导学生把握单词、句子、段落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使学生能够从文章结构中理解文本。
  一、语篇分析理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Carrell等人就已经提出并且将语篇分析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的想法,我国外语工作者徐勇前、黑玉琴、陈晓湘等人为了促进我国学生外语学习能力提高,开始学习,并且在教学中使用“语篇分析模式”。
  1985年,语言学家查兹等人指出,语篇就是说话时语言交际行为的结果。1998年,黄国文将语篇定义为系列句子和话语连接所构成的语言整体。在《英语的衔接》一书中,Halliday和Hasan指出:语篇存在于文本中必须依赖于语言的微观单位,简单地说,语篇具有连续性,它是微观单位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所形成的语言整体。对某一文本的语篇进行分析就是超越句子、单词这样的微观单位,将文本句子,以及段落之间的上下联系作为重点的分析和评价。通过语篇分析,学习者能够对文本形成整体的语言感官。语篇分析理论不仅重视语言功能、语言形式,而且重视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完整信息。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理论的运用
  1.宏观语篇分析理论
  所谓宏观语篇分析指的是从英语文本的篇章结构入手,对文本进行分析。每一篇文章的语言交际功能、内容、主题不同,必然引起语言结构的多样性。但是,语篇的结构没有规律。叙事文体、新闻文体、论证文体、说明文体各自有属于自己的语言篇章结构程式。对每一种文体的结构图进行分析,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文章层次,以及逻辑关系的梳理,获得文本意义。
  要使学生获得文章的深层次内涵,以及作者的内在意图,就必须引导学生从语篇分析角度对层次结构和主题思想领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明确作者立场,在阅读的基础上鉴赏。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语篇结构模式理论,培养学生具有看文体识结构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完成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迅速找到要点,有效提高阅读速度。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注重的是学生的单词量,学生对某一类句型的背诵能力。其实,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是学生从宏观上对文本的把握,以及运用和组织语言的能力,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语篇教学方法所达到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无需对学生教授单词和句型,要以此为基础,更为深层次地培养学生的语篇学习能力。
  2.微观结构分析
  对语篇的理解让学生从宏观上获得意义。然而,文本的整体意义实际是由部分共同完成的。因此,对于语篇的理解,微观结构分析是基础。阅读篇目的微观结构分析就是正确地识别语句之间、单词之间和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完成这一过程不能像传统阅读教学法那样逐句解释,而应该培养学生围绕一个话题或者篇目分散化阅读的能力。
  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第一种微观结构分析法是语境分析,因为任何语句只有依赖于语境,才能获得意义。阅读的目的就是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文化背景知识,在层次上进行信息提取。比如:I’d love to have a cup of tea.But,half past two already.这一组对话中,问答之间似乎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如果我们将其放在英语文化语境中,就是符合交际规范的。当语境发生变化,即使是同一表达也会出现差异,所以,在初中语言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深入到语境中去获得信息,一旦离开了语境,任何语言都是没有意义的,第二种微观结构分析法是主述位结构分析方法。这指的是教会学生分析话语中心,对句子的复合主体,以及述说主体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中心话题含义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文本中,会出现多种衔接关联词,我们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了解文本是平行型、转折型,还是交叉型。对于语篇结构的断定,能够快速有效地得到主体信息,排除次要信息。而在文本中,一些照应词、替代词的辨认对阅读是非常有效的。比如,Jim had a wife,but could’t keep her.在这个表达中就出现了wife 和her两个人称,如果细读,就会发现它们是照应关系,其实指的是同一人。在英语中这样的情况经常存在。
  三、应用语篇分析理论教授阅读的策略
  1.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
  语言只是工具,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文化知识,而非语言本身,而语言是在文化的孕育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产物。因此,如果对英语文化知识有深厚的了解,就能够快速理解阅读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中学英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相关英语文化知识素养的培养。
  2.培养学生使用语篇阅读技巧
  语篇阅读是一种学习能力,同时是一种技巧,它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定位英语文本中的要点,快速获取所需信息。因此,语篇分析其实质是对于阅读技巧的培养,继而形成的英语素养。
  四、结语
  英语阅读的教学工作必须从语篇语境出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通过主述位置、语义衔接等特征,快速对语篇的逻辑性理解和判断。英语教学是一项综合性活动,教师要不断创新方法、更新理念,充分运用语言理论知识,扫除阅读教学中的障碍,使学生全面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姜桂桂.语篇分析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前沿,2008,(05).
  [2]李骥云.语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听力教学[J].成功(教育),2011,(07).
  [3]俞伟丽.语篇分析与英语写作能力培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07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