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恣意的情感,灵动的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情感是人特有的一种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也是诱发主体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契机。自由奔放的情感能把主体内在的种种潜能充分发挥起来,从而为直觉、想象、灵感的产生提供最佳的心理环境。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既是认知发展的过程,又是情感发展的过程,两者既不能截然分开,又不能互相代替。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是行不通的,因为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会带来疲倦。要使教师钟情于教、学生融情于学,我们必须为情感的碰撞、交汇、化合提供足够的能量。
  在经历了一次次改革、争论、探索、实践之后,我们应清醒地看到,长久以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实际教育,而忽视情感教育,尤其是在升学考试的重压下,情感教育更是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其实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就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只有将教材的创作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沟通、融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才能使教学场景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状态。
  那么,诱发并强化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参与就成了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应将它渗透于教学的每一个部分。
  一、关注情感,激发兴趣
  长期以来,我们都在感慨:语文的地位低,学生不愿学,语文成绩很难提高。然而回头看看,我们一直都在采取“朗读―分段―归纳中心思想”的固定程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的一切都由教师决定。学生仅仅是接受者,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教师通过黑板、教具模型、幻灯等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信息,在讲台上讲解、示范,学生在座位上吸收、记忆,课后抄写、背诵,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旧式的教学方法,只是把学生当做教育对象看待,没有看到人是主体,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只能培养出一批照本宣科的“书呆子”。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丝毫不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唤不起学生的听课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学习的前提,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大内动力。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具备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情感,学生就会主动探求知识。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从不同角度入手,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精心设计饱含激情的导语调动学生,设置悬念牵引学生,借助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等等。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兴趣为契机做到以趣激情,以趣促学,挖掘知识本身的魅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只要学生对语文有了兴趣,有了关注,有了自觉学习探讨的意识,那么就会无时无刻不在学习语文。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努力先动之以情,然后晓之以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点燃学生的智慧火炬。
  二、以身作则,以情动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教学中教师精神饱满、乐观向上,寄情于生、寓情于教,极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产生感染作用和激励作用,使师生情感同起同落,水乳交融。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满怀激情,以自己真切的情感体验去触动学生的情感,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选准情感集中点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作品与学生产生共振共鸣。如《醉翁亭记》可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浓浓的抒情为支点;《水调歌头》可以千古名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为支点;《春》可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这样的抒情语句进行深入挖掘……总之,可以借助人物形象、名言警句、优美的景物描写、感人的对话、动人的抒情、慷慨的议论等为切入点,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
  三、巧借情境,激活感情
  情随境迁,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我们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在吸引学生探索求知的同时,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并带着这种情感投入到学习中去,让激情贯穿于“导”、“读”、“讲”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下面我以讲解语文教材中的几篇课文为例,探讨这个话题。
  1.“导”:导入新课。导语是一篇课文的起始,精彩的导语应该像诗一样精练、感人。导的方法多种多样,好的导语必须“动情”,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最佳准备状态。如我在讲《背影》时这样的导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文学家、教授,他自己一身重病,但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称赞他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就是我们熟悉的文学家――朱自清。朱自清是个有骨气的人,他的高尚品格就如同周敦颐笔下的莲:‘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名著《背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朱自清。”这样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就凸显了出来,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其高洁的品质。
  2.“读”:表现朗读。准确、流利、富于感情的朗读有利于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意境,所以教师的范读首先要融之以情,根据教材蕴含的情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义正词严,或清新有快,让学生在朗读中激发情感,领悟真谛。如在朗读《再别康桥》时,配以幽雅、舒缓的钢琴曲,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林间小道,来到古朴、静谧、令人景仰的康河边,用饱含感情的语调把学生带入作品的境界中去,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振。
  3.“讲”:声情并茂地讲授。教师的讲解,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应包括情感的熏陶。所以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应根据不同体裁,酝酿不同的感情调子,把握好语速,用具有表现力的喜怒哀乐的课堂语言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将课文中无声含情的文字变成有声含情的语言。随着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课件的制作及使用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如在教学《凡尔赛宫》一文时,为了使学生准确把握西方经典建筑是怎样的情形,我采用层层铺垫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媒体。播放若干有关凡尔赛宫的视频,把课文一些缺乏形象的事物直观地再现出来,文字与图像相互结合,声音与动作融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景,入耳入目,入脑入心,让学生觉得语文课不再枯燥乏味。
  四、加强共识,形成共鸣
  语文教师要了解学生有很强烈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此为契机,使语文学习进入一种美妙境界。只有从思想上、根源上认同你,认为你有可接近的机会或感受到你的可亲可爱,认识到你对他的关心,学生才有可能与你情感相通,关系融洽,从而增强情感的感染力,增强集体凝聚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真诚热爱和执著追求,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体验。受到老师的感染,学生更容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为明天乃至后天的学习做好准备。学生有了学习的欲望并能持之以恒,还怕语文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地位低下吗?所以,一个合格的教师应满腔热情,满怀豪情,在良好的师生关系氛围中让学生的智慧之光主动、生动闪现。
  总之,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追求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把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机融为一体,净化人的心灵,像一泓泉水流进心田,像一曲牧歌回荡在耳边。我们要投入更多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乐读书,爱读书,主动求知,认真探索,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一定会有丰硕的收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10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