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改革下的生物多媒体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肖楠

  摘 要: 作为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网络多媒体教学技术,注定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它不可取代的作用。生物是一门与人们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自然科学,从它的学科特点来看,将多媒体应用于生物教学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 生物多媒体教学 教学步骤 注意点
  
  一、课堂实例与效果分析
  实例一:在讲到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这一节,介绍各种细胞的形态时,传统的做法是上课时带着几张挂图让学生观察,然后告诉学生细胞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找不到挂图,这时老师就可能让学生观察书本上的几张图,然后告诉学生细胞是多种多样的。其书上就那么几张图,怎么就可以说明细胞是多种多样的呢?新教材上还有几幅图,对于老教材来说怎么办呢?很多老师会向学学生描述各种细胞的形态,比如说有的细胞是成球形的,有的细胞是长杆状的或者是椭圆形的。采用描述法的前提条件是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一定量的生活常识,然而有的学生在这些方面是缺乏的,不能对细胞的形态做出正确的判断。网络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形象而直观的信息,它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它能够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形象的东西更形象。我做过这样的实验:用描述法和课件演示法在不同的两个条件差不多的班级分别介绍了红细胞的形态,在第一个班级有16人能准确地描述红细胞,有38人不能完整地描述,有9人一点印象都没有,而另一班有44人能够准确描述,有17人不能完整描述,另有2人影响不深。网络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在此初步体现。
  实例二:细胞本身很微小,要让学生搞清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比较困难,特别是细胞膜如何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问题,学生往往更加难以理解。如果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动态模拟,创设教学情境,诱导学生观察思考,相互讨论,共同探究规律,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教学中,应用物质出入细胞膜的过程等多媒体课件,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如下:以流程图表示,提问:在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胞膜有什么特点→模型: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课件演示:磷脂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挂图: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课件演示:人细胞与鼠细胞融合实验→课件演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三种方式→总结:类比物质通过细胞膜的三种方式,理解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对物质出入细胞具有控制作用。这样学生就便于理解了,这是传统的讲授法很难做到的。
  二、生物多媒体教学的实验步骤
  (一)研究教材,选择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课题。
  高中生物教材中可供多媒体教学的课题很多,如细胞结构、细胞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物质、生态系统,等等。这些课题涉及的内容往往是比较微观或宏观的生命结构或现象。
  (二)课件(教学软件)的制作。
  1.选择好课题后,明确该课题的教学目的,分析该课题的重点和难点,对课题内容进行排列,列出主要的教学流程图。例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这一课件中,流程图为:细胞膜的位置→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的功能。然后依次列出每一个框中所要讲清的知识点,进行排列整理。例如,“细胞膜的结构”中应讲清:①膜的基本骨架;②蛋白质分子的分布状况;③多糖的分布;④膜的结构特点。
  除了研究以上内容外,还要考虑所选课题与教材的横向联系,同样列出相关知识点,因为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中的超文本结构,扩大知识容量。例如,“细胞膜的功能”中主动转运要消耗能量,这能量是由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三磷酸腺苷)提供的,在课件设计时,利用超文本的方法,可从主动转运跳跃到介绍ATP的结构与功能。
  2.研究所选课题的教学模式。在具体设计课件时,除了要考虑到知识点的组合外,还要考虑该课件的最终使用时的方法、操作的简便性及具体教学环境中的教学模式和应达到的效果等。例如,《DNA的结构及复制》这一课件中利用动画展示了DNA的复制过程,若教师一开始就连续按键使其连续播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动画演示,归纳总结出DNA复制过程的特点――边解旋边复制,以及复制结果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这是一种演示启发―引导归纳的教学模式,适合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若教师边提出问题边一步步演示,同时结合讨论,然后连续播放一次,同样可以达到教学目的,这是一种引导讨论―演示验证的教学模式,适合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
  另外,编制的一些自学型课件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则是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性、接受能力的差异性所进行的一种分层教学的方法。
  3.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设计软件进行制作。我一般选用Office 2003办公软件中的教学演示软件PowerPoint及多媒体制作软件Authorware 6.5来制作课件。例如,《生物的变异》、《DNA的结构及复制》是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生物的变异》《光合作用》、《伴性遗传》、《细胞结构》是利用Authorware 6.5来制作的。
  4.把课题的设计通过对多媒体计算机的操作转化为课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利用扫描仪把所需的图片载入,也可调用光盘上的图片,利用Adobe PhotoShop等软件对图片进行修剪处理,可利用色彩的变化、文本出现的方式、动画的使用、声音文件和电影文件的载入等计算机制作技巧,来突出所需强调或扩展的知识点。
  以上这些步骤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常反复,教师间通过相互讨论、分析,不断对制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解决。
  (三)将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
  进行教学研究的教师必须对所用的课件熟练操作,知识点切换方式正确,同时也要熟悉课件的设计思想及教学进行的流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使多媒体计算机作出恰当的反映。
  三、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注意点
  (一)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安排应用多媒体课件。
  在生物课堂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其特有的优势和特点,根本原则是体现其不可替代性。应用多媒体课件目的性强,要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不能哗众取宠。
  (二)操作过程尽量简单化。
  生物课不是微机课,教师在课前应做好深入细致的准备,课堂上才能流畅自然地运用。
  (三)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学习。
  由于对新的教学媒体感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时个别学生精力难以集中,因此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进行观察。
  (四)不可大量且频繁地使用。
  各种教学媒体都有其优缺点,在生物课上都有其合理应用的场所,计算机辅助教学较先进,但也非万能,不能替代模型、挂图、标本等传统教具,应根据不同课的内容恰当选用,其他媒体也不可偏废,应该探索各媒体的有机结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11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