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教育要结合实际生活的呼声愈发高涨。小学数学教育是教育中的重点环节更应该从实际生活中出发,让学生掌握真正技能。主要阐明了小学数学学习的生活化需求,并给出适当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任务下,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变革演进的现实。标准中强调,小学生除加强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外,仍要注重基本数学思维和活动经验要求,所谓“四基”培养。在小学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归纳、演绎、量化等基本思想并且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得知识活性化、实用化。所以,作为老师应该看到,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需要与生活结合,教学中,不仅仅需要把它当作一门考试学科,而是实用科学的态度。对于老师是一种新的挑战。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概念解读
  1.数学学习不应与生活脱节
  数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抽象,总结和规律始终是数学学习的基调。所以,生活中要以数学眼光去看待问题。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開端和起步阶段,掌握的主要是认知和思考方式。小学生是图形认知能力较强阶段,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是有效教学的正确途径。如何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话题图像化,生活正是巨大的背景舞台。例如认识三角形,三角形分为直角、钝角、锐角,三角形如何定义,这时候老师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想想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很快就能融入画面,相比主动告诉其定义让其去背诵更有帮助。在联想过程中学生就会自我归纳,总结出相对正确的答案,这时再与正确的定义做对比,学生就能印象深刻,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好的组织者不是大包大揽,事无巨细,而是应该激发和调动学生。老师应该做好启发式教学、引导式教学,而不是保姆式教学、管家式教学。
  从历史的角度看,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从生活中诞生的。所以数学应该是门应用性的学科。我们从生活中总结的数学知识最终要回到生活中去,老师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在教学中应结合生活问题供学生探讨分析,不能只服务于习题和试卷,不应与生活脱节。
  2.生活经验是对数学学习的帮助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启发学生认知的钥匙,老师应该多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去解释学习到的知识,多通过自己的想法去解释概念。在创设课堂背景时多思考如何结合生活中的问题去展开,让学生带着问题学知识。在形式上,多以小组讨论进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想法自我总结规律,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动手操作,做个小实验,例如我们计算圆的周长时可以用软尺包住测量,三角形内角和180度,可以将制作好的各种三角形纸片剪开拼在一起找规律等,结合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肢体动作综合学习,学生不仅学到了书本知识,还懂得了如何获取知识的途径,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目的之一。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建议及措施
  1.教学方式的改进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老师的作用过于突出。乃至,在择校问题上家长和社会观念偏向于学校的师资配备,总是持有把孩子“托付”给老师的误区,事实上衡量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进一步加强课堂学生主体的阐述。学生是课堂的主要参与者,老师是管理者,教学方式上老师要加强引导,让学生有明确的意识,主动探求知识,激发自主动能,因此课堂形式上不能再由老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模式,积极安排小组学习课,数学实验课,课外兴趣活动等结合,加强课堂与生活相结合。课堂上,老师负责提出问题,由学生解答。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复习,课外参阅资料等方法解决问题,然后老师综合给出点评。通过适当合理的教学模式改革,学生自主意识加强,家长对老师依赖性降低,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评价体系的提高
  评价体系应结合学生的综合表现建立,不能只看考试分数,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尚处于发展阶段,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会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实验操作效率高,有的学生联想能力强,善于类比推理,还有的学生表达能力强,课堂积极活跃,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客观实际结合生活的。作为老师不要轻易否定一个学生的想法和做法,在学习中多加鼓励,让学生敢想、敢做,学生学习才有信心。一个好的评价体系可以考虑到多个维度的问题,如平时作业的布置上,可以选择式布置。让学生选作,可以有习题,数学小论文,数学实验设计,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在课余学习中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学习,家长的积极性也要纳入评价体系一环,最终成绩以各个要素加权量化。但是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老师和学校首先从应试的观念上走出来,并且获得社会的共识才行。总之,评价体系的改革提高应该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
  3.数学问题生活化
  在数学问题设计上,内容层面也需要适当探讨。作业的角度尽量结合生活实际,但是切入角度也要新颖。比如,最多多少个同学的生日在同月份的问题,学生可能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是却很贴近生活,这类问题会培养学生枚举式的思维方式,将12个人安排在不同月份,到第13个人时发现“排”不下了,答案就是13。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同身受,切身体会到数学的奥妙。以往大量的题机械式地训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解题技巧,但却不能变通,学数学不是学做题,学数学是学思想,所有的题目内容是建立在培养思维模式为前提设计的,结合生活背景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力。
  参考文献:
  [1]刘燕.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6).
  [2]刘景标.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36):104-105.
  [3]龚玉章.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初探[J].新课程(下), 2012(3):64-65.
  编辑 高 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57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