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从梅

  目前,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课堂是一个教学互动、师生共同发展的成长过程。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讨势必成为每一位教师面临的课题。
  做作业的效果怎么样,取决于听课的效果;而听课的效果怎么样,取决于课前的预习。桑代克的效果律指出:如果没有从一件事情中深刻体会到好处的话,这种事情就会得不到强化和巩固。所以我们经常帮助学生了解预习的方法、意义,并且开展预习工作,使预习成为学生的习惯。数学课预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是:通过预习,在听课时就会有所选择,可以克服被动。预习的目的是对要讲授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学习,了解自己在什么地方存在疑难问题,以便自己在听课的时候更有针对性,从而把一个被动的接受教学的过程转化成一个主动的求知过程。
  教师对数学课的预习要求要有明确性、可行性、操作性;预习问题要有点拨性、层次性、方法性;预习作业要有差异性、全局性。教师要善于将预习要求分解为若干小点或小问题来呈现,可以列出预习提纲或者其他参考方案。设计的问题难度不宜太大,要深入浅出体现点拨性,要先易后难;还要强调应用新课中的方法,对于后进生要求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减少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切实使后进生预习时有事可做,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适当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要积极鼓励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要重视预习作业的反馈功能,便于对学生不懂的地方多花时间。
  从学生的水平考虑: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采用预习;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经常指导,通过及时反馈,查漏补缺,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这对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有益的。教学形式是否有效,要看在实施过程中,是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运作,是否促进学生深入到学习的内容中去,是否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
  在教学中,学生的基础不同,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心理反应也就不同,学生心理品质参差不齐,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同样的提高,分层次教学势在必行。分层次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师组织教学时要有层次性,知识点的讲解要将“由浅入深”和“深入浅出”相结合,在对概念引申和思维发散时,要善于分层设问、学法指导、举例说明。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特别注重以下探索:
  1.根据学生的接受差异分层。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知识常常有不同的认同与接受方式,学生的这种个别差异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教学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坚持主导原则下的平衡兼顾,从多个角度对知识加以分析与诠释,变换教学方式以适应有不同思维习惯的学生。
  2.根据学生的心里差异分层。
  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启发、评价。在教学中,尽量避免无意地使性格内向的学生难堪,尽量给想要提问的学生留有表达观点的机会,尽量为那些有成功经验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而把知识点本身的分层作为次重点。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确定知识的重难点时,更加尊重本班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个体对知识讲解的反应与接受度,针对性更强,而不是统计学意义上群体的共性。开展个别化辅导是分层教学有效的延伸和补充,同时,也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学习适合自己的数学。
  数学课本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重视课本,在课本教学上狠下工夫,减少复习资料,不搞题海战术,既可减轻学生负担,又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在讲授新课时,应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从书中字里行间挖掘要点,对书中叙述的概念、定理、关键词句要仔细体味。要读出书中的要点、难点和疑点,读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数学思想、观点和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为了强化概念的学习,应重视对课本的加工、改造,重视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修养。重视直觉思维,教学生猜想,以便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注意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总之,为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
  生交流。教学技巧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当然,在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现在只是从几个角度有限的做一些努力与尝试,今后还要继续努力,不
  断完善,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棉花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66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