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问题“生活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金文
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要养成运用数学的习惯,调动他们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既然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但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年龄偏小,使得他们的生活活动范围偏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的不同来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生活背景,了解学生整天在想什么、干什么,对什么比较感兴趣等等,以便找到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
例如:讲序数的意义时,我提前做了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左右的相对关系理解困难,而且序数的意义理解起来比较抽象。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以下数学活动:首先引导学生发现教室里的座位分三组摆放,接着请第一组的同学起立,请第三组的同学起立,同时让其他同学注意判断自己是否应该起立。当学生对序数的意义有了初步了解时,又设计了以下活动:找位置,即让每一个学生说出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从哪数的第几组的第几个座位),同时了解同组学生的位置。这个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序数的意义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通过教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现实问题,用数学头脑解决现实问题。学生就在学数学,用数学中体会了到数学的乐趣和数学的价值,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教育是儿童的教育,教育的内容要回归儿童的生活。当数学问题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并激活儿童思考与创造的灵感。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设计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创造的数学活动。例如:《分类》一课我这样设计,首先和学生交流:到超市里你最爱去哪里?为什么?到那里能买到其他东西吗?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意义。在学生兴趣最浓时揭示课题,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内容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又如,在讲图画应用题时,出示学生非常熟悉的情景图(校园图、公园图等),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图意,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再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再如,讲“一图两式”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看一个图为什么能列两个算式时,创设了情境:七位男同学和两位女同学站出来,启发学生根据情境列算式。学生马上列出两个算式7+2=9和2+7=9。教师此时应追问为什么能列出两个算式,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原因。而且情境的创设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根据衣服的颜色(粉色和非粉色)又列出算式4+5=9和5+4=9;还根据穿的鞋的种类(雨鞋和球鞋)列出算式3+6=9和6+3=9……接着教师又创设了情境:让三位女同学离开,问还剩几个同学?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列式9-3=6,教师引导如果是男同学离开,问还剩几个同学?又怎样列式?学生很容易列出9-6=3……由于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创设了情境,学生很快掌握了新的知识。这样的数学活动不仅富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还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总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活原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而建构数学概念。使学生体会到知识从生活中来,又为生活服务,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作者单位:
山东省莱芜市张家洼办事处大芹村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0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