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 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较熟练地运用读书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而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实施人文教育的途径。因此,我们应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来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分清审美情感和生活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的认识活动。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作家对现实生活进行审美把握、艺术创造的产物。读者与作家的审美认识过程恰好成反方向,作家是从生活到作品,读者是从作品到生活。正所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现文者披文以入情”。
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中有这样一句:“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其中的“这种内心情感”,到底是阐释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还是阐释为“审美情感”?许多学生对此错误地理解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究其原因是没有理解“这种内心情感”其实是一种审美情感。许多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总是把文学等同于生活,混淆了审美情感和生活情感。文学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对生活的艺术的真实反映。课文中许多充满诗情画意的篇章,固然能引起人们的美的愉悦,而那些描写丑的东西的作品,经过作家的审美评价,也同样能引起人们的美感,这是文学欣赏与日常生活的观赏的区别所在。生活中丑的事物常常不能引起人的喜爱和美感,而进入文学中的丑的事物却能让人产生愉悦感。《雷雨》中的周朴园,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是一个“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是坏人的程度”的人。在私生活领域,他残忍、自私、冷酷、虚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在社会生活领域,他是一个狠毒、残忍、人格卑下,没有任何仁义和道德可言的反动资本家。在这样一个令人厌恶、令人恶心的人物身上,作者倾注了自己的审美情感,集中笔墨多角度淋漓尽致地展现周朴园那丑恶、肮脏的灵魂。所以,丑的事物,经过作家审美理想的反射,在同美的对比中,作为美的对立面被评价时,它也就变成了具有艺术美的事物,也就是说,审美情感并不等同于生活情感。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读懂文章寓意,理解深层意蕴的能力
学生阅读,不能只注重过程,更要注重结果。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深思,字得其训,句索其旨。”深入领会文章语言的运用,内容主旨、布局谋篇等方面的精妙,从而把握文章的精髓。
文学欣赏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青年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的时候,往往停留在文学低层的感性阶段。也就是说,他们仅仅能够理解作品的字面意思,即表层意蕴,而对于作品的深层意蕴,即字面底下所含蕴的意味,则把握不住,因而也就不能领悟作品所包含的独特审美意蕴。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强化理解能力是提高阅读质量的关键
提高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有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同时,良好的阅读习惯,浓厚的阅读兴趣,扎实的阅读技能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阅读中最重要的是阅读的理解能力。不能够理解字里行间含着的意思,就很难向审美层次发展。而要理解词句含着的意思,就必须培养学生严谨的阅读理解习惯,既要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又要尽力培养学生接近文本原意和作者思路的阅读能力。
教学实践说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就要教会其整体感知,把握文意,把握中心、多读文段,感悟语言、多训练,练技巧的阅读习惯。
总之,要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除了明确阅读训练的重点外,还应该克服“满堂灌”的教法,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训练过程中多让学生自己去合作探究,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能在现代文阅读训练的教学设计中去寻找最好的指导学生的读法,想出种种迫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阅读,自己理解,自己积累,真正达到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3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