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更注重接收新理念、吸收新思想,重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或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着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增强他们走入社会的竞争能力。下面我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数学教学谈几点体会。
  1 激发学习数学妁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巨大推动力。美国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为了使学习富有成效,学生应该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并在学习中寻求欢乐,”我们在教学时要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首先,课堂上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最基本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能只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有趣的举例,恰当地穿插有关生动的数学趣题、典故等,巧设悬念,从而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起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在讲授相似三角形应用时,我们可以一开始设下悬念,“你能否不过河测出河宽,不上树测出树高?”这种悬念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学生能积极思考。学习上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再如讲勾股定理时我们可以给他们讲一些有关勾股定理的背景知识和我国数学的发展史,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兴趣。还有在讲黄金分割时我们可以讲些有关黄金分割的常识,讲讲美学中的黄金分割,既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师生间融洽的情感关系,任何教育教学都是注定要失败的,而亲近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我们的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情况下,乐于与教师交往,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逐渐形成具有特定方向的学习兴趣,使学习真正成为他们的内在需求。
  另外,动手操作是最好的知识内化的方法,它可以使看似枯燥的数学更生动,很多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都是在做的过程中获得的,如在讲《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让学生准备两个全等的平行四边形,将它们重合在一起,再用大头针钉住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交点0,将其中一个平行四边形绕着点0旋转180度后,可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对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干分及它的中心对称性等特征,这样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中概括出来的,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赋予了数学教学活动结合生活实际的积极意义。再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七巧板”时。先让学生知道利用七巧板可组合成三百多种不同图案,然后通过课后小组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动手拼出有趣而有意义的图案,从而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然数学学习不是孤立的学习,它要和整个的学校教学活动融为一体,所以,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需要在整体的教学活动中渗透进去,我们教师必须从多方面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数学教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数学产生与发展的必然结果。两者的紧密结合,可以使抽象、枯燥的数学具体化、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剖析具体的生活现象,从各种具体实例中,提炼出数学内涵,感受数学对自然和社会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采取抢答的方式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指导学生讨论飞机设计时为什么要采用轴对称。有何意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再如讲镶嵌时,我们可以提供一道动手设计题目:为了美化我们的教室,请为教室地面设计一种或几种地面砖,并将它们拼出几种图案来。学生兴致会很高,我们可以对设计较好的方案给予表扬和奖励。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与应用的价值。
  3 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想方法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学科的精髓,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桥梁。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新的《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包括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在新课改中非常有必要开展数学思想方法教育。中学数学所涉及的思想方法有:方程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整体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实验与归纳推理的思想,以及数学模式之间互相转换思想等等。数学教学的课程内容是由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组成的有机整体,现行数学教材的编排是沿知识的纵向展开的,数学思想方法只是蕴涵在数学知识的体系之中,没有明确的揭示和总结。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利用单元复习和阶段性总结的时间,以适当集中的方式,从纵横两方面整理、概括和提炼出数学思想方法,促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由个别的具体感悟上升到一般的理性认识,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把计算机技术引入教学,结合影视、幻灯、音响等先进的教学手段而进行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趋势。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资源,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的应用,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为了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们在讲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演示由于字母系数的不同而使得他们的图像也不同从而总结出各类函数的性质,这样使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直观形象,再如动点问题是初中数学难点,如果利用计算机进行演示操作使学生发现其变化规律可使问题变得直观而简单。计算机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乐意学数学、乐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以上所述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认识,而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仅注意到这些是远不够的,我及我的同行们还要继续努力,为下一代的基础教育数学教学尽菲薄之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8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