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的自我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这些教育管理的名言给我们道出了这样一个启示,即我们的任何教育手段、管理方法都不是最终追求的目的,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管理的目的与归宿。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实现其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主人公意识;关爱每一个学生,师生真情交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班级 学生 自我管理
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众所周知,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已蔚为风气。如何使学生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觉主动的学习,以及实现其主体地位,培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自律、自立等自立性品质的个性,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帮助学生树立主人公意识。传统观念上,班主任是班级的主人,学生的一切都由他说了算。有的班主任把所有的工作都包揽到自己的手下而忙得焦头烂额,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充分发动学生,激发出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相反,学生把班主任的一片好心看成是对自己的种种管制约束,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抵触。新时期,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班级的主人,自己则是班级工作的协调者,主要任务是调节好班干部之间、班干部与同学之间的各种关系,为班干部的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同时,鼓励同学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我,表达出对班集体的关心和热爱。这样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民主气氛。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作为集体成员中的一分子,理所当然要为集体分担责任。
2.把班级还给学生。“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精神主动发展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勃勃生机”。教育生态学中的这些观点对于学生自我管理有着积极意义。
2.1 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可以利用班会等时间向学生宣讲,学习《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学生守则》、《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德育规范”等规则,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班规公约,让学生明确目标管理,约束自身思想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利用学校“优秀团员”等的评比活动,对学生的学习、纪律情况进行量化管理,奖惩严明,赏罚分明。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违纪的同学给予批评教育,增强学生的上进心,改善班级同学的风貌。
2.2 培养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优秀班集体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有一只精良的有号召力的核心队伍――班委会,这核心的思想作风和精神面貌对班级有很大影响。在培养班干部时,从“扶手”到“放手”,“扶手”是和班干部一起分析班级情况,帮助他们主持好第一次班会,组织好第一次活动,处理好第一次偶发事件,教他们方法和策略;“放手”是在“扶手”的基础上逐步进行,让班干部自己去摸索、创新,鼓励他们大胆工作,教师充当“参谋”的角色,帮助他们找点子,出主意。将他们推上舞台,使其由听众变成演员,由配角变为主角。这种方法,既锻炼了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又达到了班级的“自主管理”。这种自主管理会促使班级形成一种遵守纪律、勤奋学习、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良好班风。
2.3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魏书生说:“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要尽可能减政放权,尽可能把班级管理看做是学生们自己的事情,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从组织结构的设计到职责权限的划分,从活动的组织者到学生干部的教育,都应渗透这一思想。要通过班级管理这一活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面对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班主任要做的并不是简单地堵漏洞,死死盯住学生的言行,随时以组织纪律管束之,而应当是做细致地疏导。在班级管理中要形成宽松的环境,创设和谐的氛围,形成开放的班级文化氛围。以此熏陶和感染学生,以求“润物细无声”。同时在班级建立了“纪律监督小组”,挑选一些有正义感的同学,成立班级纪律检查委员会,配合班干部负责班级各项日常工作,如自习课纪律的检查,教室、清洁区卫生情况等。这样让学生的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提高,管理能力得到培养。
3.关爱每一个学生,师生真情交融。要经常与学生谈心,从生活、学习、娱乐等各方面全方位地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让他们感到集体没有抛弃他们,激发他们的进取心,鼓励他们为班级出力,在他们取得成绩时及时表扬t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安排座位时,注意将外向学生和内向学生编在一起,取内向学生学习刻苦认真和外向学生文体思维活跃的长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以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班级形成浓郁的学风。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展示自我的机会交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强烈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抓住学生这一强烈的需求,去培养学生浓厚的活动兴趣,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兴趣是推动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才能成功地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组织每周一次的班会,学生们有主持人,有活动的目的、内容、步骤,每次效果都很好。管理者只作为一名参与者,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其他如演讲,书法比赛,黑板报的内容,开辟学生论坛或学生制作等等活动都可以成为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的平台,这样就形成一种“奋发向上,争优创先”的心理倾向,真正做到了“寓教育于活动中”。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其自主性,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得越充分,班级管理的效益也就越高。学生自主管理的核心是自我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最后都要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自主管理符合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规律,更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切实转变教育思想,并园地制宜,因人而异,创造性的结合各地、各校、各人的实际,认真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并积极探索实践,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素质教育也一定会搞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00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