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网络技术下的德育导师制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网络时代・国际互联网作为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计算机网络成为学习、工作、生活的必要工具,但其负面作用对学校教育形成强烈的冲击。努力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网络技术下的德育导师制,做到网络技术与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整合,是摆在每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前崭新而又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网络 德育导师制 研究
  
  1.加强网络环境对学生德育影响的必要性。
  
  1.1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随着现代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网络时代。国际互联网作为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调查表明,目前学生在中国网络用户中占21%。调查结果表明:聊天与游戏基本成为学生上网的主旋律,学生首当其冲地成为网络冲浪的主力军之一。随着在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上的量变引发了青少年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质变,这给学校德育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1.2 网络的开放性、无约束性、虚拟性给学校德育教育带来严峻挑战。现在学校德育与网络共处一个时空,全国各地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这虽有助于我们的学生更加便利地接受发达国家的信息和先进理念。但是由于西方政治强权文化的存在,计算机网络成为它们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阵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辨识能力差,缺乏抵御力,易受这些信息的渗透和毒害,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不良文化侵袭的挑战。
  1.3 网络中不良的信息对学生道德情操产生了严重的冲击。网络不仅是一个巨大的高科技信息库,也是信息垃圾的生产源。网络上言论自由,所以充斥着多种多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积极的,但也有消极的、错误的甚至是反动的,这对充满好奇且又自制力不够强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温柔陷进”,如不加分析的吸收,身心难免受到不健康东西的污染和诱惑。
  
  2.实施网路技术下德育导师制的现实意义。
  
  2.1 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网络技术下的德育导师制是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现行德育模式的挑战,更是德育教学上的一次变革。网络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益处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通过德育导师制的建立提高青少年的识别能力,激发青少年的斗志,砥砺青少年的意志,增强青少年精神上的免疫力;通过网络技术下的德育导师制平台,给青少年提供健康、有趣的精神食粮。让网络为素质教育服务,为我们的德育工作服务,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2 是中小学德育创新的重要抓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逐步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环境。网络技术下的德育导师制具有较新的理论价值,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研究网络环境技术下的德育导师制的新特点,可以更好的开辟德育导师制的新途径。同时,构建网络技术下的德育导师制的理论体系,可以丰富德育导师制的理论基础,拓展德育导师制的方法论,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3.基于网络技术下德育导师制的优点。
  
  3.1 真正开放式的德育。网络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它以计算机数据库为中心,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网络连通学校、家庭、社会各个角落,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加大对德育信息的开发,充实德育内容,使学生能根据需要选择健康的精神慰藉。
  3.2 师生互动,氛围宽松。现代网络技术开发许多聊天工具、网络留言工具,使用户与用户之间进行全方位的、能动式的实时互动。电子邮件、BBS、网络讲座、网络辅导与答疑、网上在线交谈等,使教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实现双向互动、实时全交互的远程教育方式,跨越了时空的限制,构建了网络社会学习空间。同时,由于氛围的改变,环境较为宽松,求知的兴趣增强。
  3.3 内容丰富,形式生动。在互联网环境中,可以将所需要的文字、声音、图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大容量的信息得到高效的传输。将多媒体信息表现和处理技术运用于网络德育的各个环节,使网络德育体现出模拟生动的显著特征。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形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3.4 针对个人,因材施教。在网络技术下,利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实现完整的系统跟踪记录;针对不同学生,根据个别式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网络技术下的导师制可以实现我们一贯倡导的因材施教的目标。
  
  4.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于德育导师制中。
  
  4.1 培养建立一支既懂德育工作艺术,又懂信息网络技术的导师队伍。要做好德育工作还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有深厚的德育工作基础,还要善于运用网络技术,敢于开拓创新,提高网上德育工作的艺术感染力。这支队伍还要善于分析网上搜集来的各种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打开网上开展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4.2 积极利用流媒体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中小学校纷纷建起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溶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思想。流媒体(Streaming Media)是一种使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在网络上以流式传输方式进行播放的技术,它可以使多个用户同时根据自己的需要,不借助录像机、VCD机和闭路电视系统,而用电脑通过计算机网络从网络视频库中自由选取、引用、观看高质量的视频节目。在流媒体技术中,客户端不必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而是先在本地创建一个缓冲区,经过几秒或几十秒的启动延时预先下载媒体文件开始的一段数据,随后即可在客户端利用相应的播放器播放,而多媒体文件剩余部分将在后台继续下载。根据此技术,可以开发包括在线直播授课系统(WebTable)、点播教学课件的视频点播系统(WebVOD)、校园视频直播系统(WebLIVE)、校园数字网络电视台IPTV(WebMedia)等有机组合起来的流媒体远程教学系统,可以为德育导师制所用。
  4.3 完善校园网络系统,加载网络德育模块。现有校园网主要基于办公自动化、学校宣传方面的内容较多,缺少网络德育的内容。因此,必须在现有的校园网络中,加载网络德育模块,可充分利用图、文、声、像,为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大提高了德育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4.4 进一步利用双向交互技术,保证师生互动。在网络时代,充分利用远程网络视频互动的方式,如视频互动主题班会、视频互动答疑、远程“面对面”相互可见的对话交流、商谈、讨论等。德育导师制的传递交流模式,需要向“多媒体全球化、快速实时化、双向交互化”方向发展。目前,网络技术到了第三代模式,信息传递的流量在不断加大,信息包含的元素在不断增多,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的“虚拟距离”在不断缩短,这种要求成为可能。学生性格中总是对丰富多彩的、生动新鲜的、耳闻目睹的信息更感兴趣,他们往往更容易接受、吸收、铭记并产生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反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10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