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河南省西华县艾岗乡麦庄学校 西华 466600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一门学科学习、研究、探索的原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重要的研究课题。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接受正规学习的开始,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小学阶段的学习将对其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语文既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生 语文学习兴趣 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一门学科学习、研究、探索的原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重要的研究课题。语文既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1.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特点。
1.1 小学生好奇心强,语文直观易懂,容易激发直接兴趣。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反应,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对他所不熟悉的一切都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在他们面前,各种未知的学科基本上是平等的。在刚接触时可能由于某些原因对某一学科产生特别的兴趣。因此,教学初期给其一个良好的印象十分重要。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与生活联系紧密,比其他学科更直观,也更加通俗易懂,容易激发直接的兴趣,这是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优势所在。
1.2 小学生心理不稳定,语文“点多面广”,不宜培养广泛兴趣。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小学生可塑性强,使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这张白纸上绘画美好的图画,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种可塑性又使学生的心理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
1.3 小学生不够专注,语文学习难度大,不易培养持久兴趣。小学生活泼好动,不经过长期培养,不可能对一件事物保持长期的关注。他们在遇到一些困难,或者对某一方面不感兴趣时,就可能失去对整个学科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培养他们持久的兴趣。
1.4 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受外部影响较大。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师本身、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还有课外活动和课外作业等。虽然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可对思想上极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外因的制约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2.1 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正日益普及,不断被引入课堂教学中。这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为学生提供了及时而广泛的生活体验。特别是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与发展,打破传统教学的樊篱,促进了教学手段的更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首先,互联网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如果教师合理、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的生活面,为语文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
其次,网络的发展使得师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的面对面的交流,交流的对象也不再局限于本班和本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中各种学习论坛和E-mail等的形式与校内外的同学、教师进行交流,使语文学习打破“有形围墙”的限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2.2 艺术化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情趣。教师生动、风趣的语言艺术,字字传情,句句达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全神贯注,集中精力听讲。教师的板书结构合理、美观大方,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不仅仅能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知识,还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此外,教师和蔼的教态、优雅的举止、得体的着装,也是教学艺术的有效组成部分。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做好每一个环节,能在无形之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之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
2.3 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听说读写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就要从基础做起。
①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播放一些优美的诗词歌赋录音,或者名家朗诵的经典片段,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进行模仿表演。也可以让学生收看新闻事实,利用课堂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锻炼学生的口才。
②教师给学生推荐阅读素材,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古今中外的名著都是学生阅读的范围,只要教师善于引导,精心筛选,营造积极阅读的氛围,相信一定能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
学生每次阅读之前,教师可以讲解阅读材料的相关背景知识,提出一些有吸引力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好奇进入阅读。此外,阅读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品评,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写读后感受。
2.4 组织多彩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在学校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奇的性格特点,多组织一些文体活动,例如,举办朗诵会、演讲比赛、辩论会、作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仅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思考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精神。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语文教学要突破学校、教室的限制,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陶冶情操,认识事物,让学生在更广泛的空间里体验学习语文。访问、调查、参观等都是学习语文的形式。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活动慰问孤寡老人,体验人间的温情;或者让学生走上街头,观看广告语、街头标牌,体会语言文字的奥妙;或者让学生假期随父母一起游览名山大川,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体验感悟,丰富积累。
总之,要让语文成学生喜爱的学科之一,使得语文充满活力,语文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不断改革,为学生营造宽松、良好的教学氛围,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觉读书的能力,使得学生喜欢学习、乐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23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