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化,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了教改至关重要的课题。围绕着这一课题,笔者认为辩论教学不失为深化中学语文教改的一个新思路。
开展辩论教学一改单向式交流而成双向式、多向式交流,这样,教学情境势必倍加和谐亲切,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同时也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教与学互相反馈,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但课堂辩论也易出现众说纷纭、难以收场的局面,那么如何行之有效、切合实际地开展辩论教学,使它成为深化中学语文教改的突破口,并为素质教育服务呢?我曾作了些粗浅的尝试: 首先,应循序渐进。以课外思考题的形式布置学生准备辩词,然后把话题引进课堂。这样不仅节约时间,避免冷场,而且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演讲稿锻炼了写作的能力。一般说,把带有分析、综合性的话题放在总结课文这堂课上进行,以辩论形式分析,最后由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比较合适。例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形象分析,可设计这样的论题:刘兰芝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什么要答应府君家的婚事?为什么在完婚时才投河自尽?这样做是否意味着她对封建礼教作出某种让步?课后思考准备,课上辩论总结。
其次,巧设疑点。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广有争论的问题,都是设疑、质疑的重点,确定辩题的内容。对这些问题的辩论,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辩论、解疑中把握作者的思想脉搏和匠心独运的写作方法,从而更好地正确理解课文。
再次,把辩论引入作文教学中,特别是议论文的写作指导中。许多教师在给学生指导写作时,惯于给段材料,出个题目,提点要求,学生则当堂完成作文。学生经过短时间的苦思冥想匆忙敷衍,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干瘪单薄,不痛不痒。如果有准备地组织好课堂辩论,丰富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思路,那么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具体做法是先出好题目,以顺、逆相对的一组题目出现,以启发学生的思路,如《“酒香”不怕“巷子深”》与《“酒香”也怕“巷子深”》。接着辅之以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如提示用顺向类比思维、逆向求异思维、多向发散思维等,如《“酒香”不怕“巷子深”》用顺向类比思维,而《“酒香”也怕“巷子深”》则用逆向求异思维。最后通过辩论确定各中心论点下的分论点。而且只要学生言之有理,那么其中心论点均予成立认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的思维素质大大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也相应提高。
主动性、积极性,把它作为深化中学语文教改的一个新思路来研究,对语文教改是大有好处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27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