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学生在语文研究性阅读中发展个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研究性阅读正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是在“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的指导下的学习方式。如何利用文本指导学生在研究性阅读中发展个性,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学生研究性阅读 个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研究性阅读正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是在“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指导下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要求学生用研究的方法去阅读课文,去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课文阅读专题有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在发展自己个性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研读是一种探索,其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它把充裕的时间和空间留给了不同个性、不同潜能的学生,为每个发展水平有差异的学生提供了通过研读来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阅读能力,并获得使自己个性最优发展的机遇和空间。那么如何利用文本指导学生在研究性阅读中发展个性?
1.充分发挥学生研读的自主性。《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要求的基本精神是让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它置学生于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教学课堂中的主人,因为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想学习的可能性,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学习和发展的权利,当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时,学习活动愈是自主,其研读的过程就愈能反映学生的个性,也就更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而我们教师的指导则主要在于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的环境和氛围,使课堂上产生融洽的师生情感,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说,尽量让学生总结归纳,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做,把课堂变为一个充满创造与发现的乐园,以充分发挥研读的自主性,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能获得最佳效果。
语文课就是要通过教师的“教”隐型地并能潜移默化或明朗化把自己的教学方法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教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而有趣的学习活动,大家不仅认真地研读课文,了解了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还品出了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特点。在课堂中,学生能自主地阅读教材,并利用教材给予的知识,采取获取和运用。
2.着力提倡学生感悟的独立性。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既要学语文,又要学做人。学生学习语文是极具个性化的,对阅读材料的择选也是多元的,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不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
语文课堂活动正是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领域,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去感悟的关键场所。因而学生研读教材的学习行为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这个过程中而产生的感悟也必然会有些不同,带有浓重的个性化的倾向,所以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具体的阅读都有着各自注重的焦点,每一位学生的理解,都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等相关联的。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教师的指导下,即使对同一篇课文,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甚至同一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对同一课文的感悟也会有差异。由此可见,在研读的过程中出现学生独立自主的感悟,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教师要珍视、尊重并大加鼓励学生这种不同的阅读感悟,这种个性差异的阅读感悟,对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是学生个性化的主观感受,是学生内心情感的流露,是学生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例如《落花生》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经典课文,长期以来经人们诵读不衰,其意义也是大家公认而确定的。要引导学生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我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喜欢用什么方法学习(比如批注法,合作讨论式等)。学生们都想赏识采用“批注法”来学习本课,学生说用“批注法”学习,就像老师给我们批改作文一样,在课文上圈点勾画,把自己的体会或见解甚至是发现写在相应的词句或自然段的空白处。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对例子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打下了基础,这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显然,教者在这里不是在为学生仅仅学习课文内容而教学,而是把学习方法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明示学法及学法的示范引导,为学生进行研究性自主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真诚尊重学生学习的选择性。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必须真诚地尊重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留下充足的自主时间和空间,是为学生在学习中提供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从根本上讲,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创造性越高,学习的效果应当越好。然而,由于学生长期按教师的指令学习,习惯于不折不扣地应命行事,习惯于用划一的方式去学习,这就必然使学生的创造性受到限制。由于学生长期失去个人选择的机会,其个性的发展也必然受到了压抑,因此给每一个学生自主性的活动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学会判断,对展示学生学习的个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自主选择是一种主体意识、主体行为、主体能力的体现,我们在进行研究性阅读时,就应在更多的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如初读课文时,我们往往要检查一下学生是否真的读通了课文,这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来诵读,就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和同伴一起来分工朗读课文,还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最难读的句子,或者挑一个自己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来潜心品读……实实在在地把读的选择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研读课文时,我们往往要启发学生去提炼课文的主线,然后开门见山地提出研读问题,以便学生充分地展开有选择性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研读的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3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