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开始走进教育领域,走进教学课堂。多媒体具有常规教学下无法比拟的巨大教学容量、趣味性的人机互动效果、极富感染力的教学效应的特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语文课堂,成为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以多媒体开启学生的情感河流
情感是语文学习时的一种内心的体验,是学习语文的助力剂。倘若没有了情感,语文的课堂学习就将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一开始时,教师就应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环节,顺利开启语文课的学习。
例如,在新授《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如果单让学生从“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几个词语中去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就会显得空洞,缺乏说服力。仅靠教师的言语讲授肯定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但是,如果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通过视频、音乐、画面将西沙群岛海边的风光、海底的各式生物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便会群情激昂、兴致高涨,与教师共同了解西沙群岛,感悟西沙群岛。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声、形、动、画等各种手段巧妙开启学生的情感河流,就能带动学生与自身一起去感受语文学习带来的美的享受。
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最大优势莫过于能以声、形、动、画等多种形式,将教师语言不能讲清、肢体无法描述的课文内容,直接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化抽象为形象。例如,在教学五年级课文《变色龙》一课时,受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经验限制,他们无法从课本上直接感受和认识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变化及其原因。若教师直接给学生讲述显然起不到什么效果且不形象。此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事先搜索一些动物界的“变色龙”的事例,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了解什么是变色龙。通过对动物的“变色龙”的学习迁移到对社会生活中的“变色龙”的学习。这样,有了直接地形象感知和有效地学习迁移做基础,学生理解起来就不难,教学难点也就得到了突破。
三、借助多媒体,发展多元思维
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还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若能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以图片、视频、画面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这些直观化的教学情境,冲击并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发展他们多元思维的能力。这样,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将陶罐和铁罐的争吵以拟人的形式表现出来,展现在语文教学的课堂。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由于动画的形式备受学生的喜爱,所以,提出问题后学生积极思考、多元思维,从各自的角度谈了对陶罐和铁罐争吵的认识以及其中蕴含的道理。更为可贵的是,学生还想到了诸如瓶子与瓶盖、铅笔与钢笔进行争吵的拟人例子,这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给了学生一个自由、民主的想象空间,活跃了思维,发展了多元思维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需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将多媒体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延伸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外知识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教师开拓教学资源提供了依据,也指明了方向。语文的学习其实就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是阅读不断拓展的过程。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教学经验,阅读量大的学生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往往较好,学习语文的效果更好。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借助多媒体课堂教学大容量的优势,积极拓宽课堂教学信息含量,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例如,在互联网上查询一些课文的背景材料,在教学开始前呈现给学生;将一些课外阅读资料做成课件,在课堂上供学生阅读;搜集一些课文的作者资料,增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等。“不集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多媒体于语文教学而言,就像是小溪、小河,有了天长日久的积累,语文学习的效果方能见长。
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能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活跃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实现有效的教与学。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还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实践、反思、总结,促进自己的教学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旭远,黄薇.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余伟.创新能力培养与应用[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40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