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侯建厂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对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求。在新课程理念下,促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促进学生数学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从入学开始抓起,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优势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习惯必须从小培养,才会事半功倍,我们的新教材为此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其选材内容、文字描述和结构编排都有利于学生自学和探索。如教材的每一册、每一章的开头都有图文并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自学;每一节教材中穿插着“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做一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索,教材中还不时地呈现“读一读”的数学史话及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凡经过推理的计算或证明题还通过加小括号注明理由的方法,明确告知学生每一步骤所用的定理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凡学生能懂的,可以让学生自己学,自己思考;不易理解的部分,教师可以采用“设置问题阶梯”“重点难点点拨”“阅读方法指导”等措施加以指导,以消除学生自学中的障碍。对学生的自学习惯,从新生入学就要抓住不放,重视和加强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培养,切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二、从指导阅读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学习理念的核心,而阅读则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只有学会阅读,养成自觉主动阅读教材的习惯,才能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从小学到中学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飞跃,过去是老师一味讲,学生被动听,现在要改变这个习惯,首先必须带领学生阅读教材,老师要处于学生的地位,逐字逐句地读,边读边议,边读边思,边读边在书上勾划重点难点和关键处,划出疑点,帮助学生概括段意、概括中心,弄清并掌握例习题的类型、解题思路以及解题格式。还要帮助学生学会阅读课外书、做课外题、写收获感受。这样通过老师的示范,学生的演练,便会逐步养成学生自觉主动阅读的习惯。
   三、从严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新课标明确要求:要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一要求要贯穿于整个自学活动过程。所以,教学中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上多下工夫,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重点推敲课本上的分析、注意、小结等段落,对课本中的例题、习题,要求读懂了教材再去做题,这样做题的速度快又准确。教学中坚持做到:不该讲的坚决不讲,并将某些问题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思索,甚至把学生逼上梁山,在课后要求学生勤思多问、追根究底。这种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也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专注做事的能力。
   四、激励入手,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从而强化学习习惯
   初中学生对老师提出的各种自主学习要求,容易接近和形成,但也容易忘记,不易长期坚持。因此,习惯培养要坚持不懈,采取经常性的定期的训练提示和表扬鼓励,要给学生创设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他们上台讲解、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自己好的学习方法,充分展示自我,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成就感,再加上老师经常的“做对了,表扬;做错了,指正”的检测矫正工作,帮助学生巩固形成的自主学习习惯,并提出新的自主学习习惯要求,激励其内在需要,发展他们的个性。
   (作者单位 安徽省阜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4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