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生活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廖明汉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华人丁肇中曾说:“兴趣比天才重要”。在人生发展的轨迹上,兴趣就像一双无形的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现在许多孩子对数学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甚至厌恶学习数学。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
一、活动化中知数学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如果切断动作思维将会受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生活化中悟数学
联系生活,诱发学习兴趣。数学除了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外,更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力求使问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三、情趣化中解数学
爱玩好动、爱听故事、爱做游戏、爱看动画、好奇、好问等是儿童的天性。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或基于教学时间的考虑,急于传授大量的知识,或是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在课前精心准备,往往忽视了小学生的这一客观认知规律,注重空洞无味的说教,极大地挫伤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困难克服中学数学
克服困难,稳定学习兴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注意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又无法克服,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降下来。如果经常困难重重,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采取措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尽量克服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每节课应该做到中心问题当堂解决,切不可问题成堆。只有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才能稳定学习兴趣。第一,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帮助小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逐步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第二,提高自学能力,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长期学习兴趣,是小学生进行创造性再学习的基础条件。创造性再学习,实际上是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上,取得更深层次的提高。创造是需要灵感的,“灵感”不过是知识、技能和技巧长期积累的一种突破。第三,开放作业形式,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只有将学习的内容放到具体生活情境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数学,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激起学生的创新激情,促使学生向更高目标挑战。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就是思维的动力,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时,注意力就集中,求知欲就旺盛,思维就敏捷、灵活。尤其在低年级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玩得开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巩固学到的知识。总之,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才会主动积极、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我们教育者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小学生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其中的兴趣点,有的放矢地谱写好兴趣之歌,让学生在生活中、在兴趣中学到知识,在乐趣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 湖北省建始县业州镇岩风洞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6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