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阅读为什么不能达到理解感悟的目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叶丽尔
《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这正说明了理解与感悟在语文阅读中的重要性。但是,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朗读自悟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大部分学生反复阅读还是不能达到理解感悟的目的。
一、小学生自主朗读自主感悟的现状分析
1 只读课本。不愿思考问题,只抄阅资料。
属于“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一类。即使在课堂上,他们也是读完课文就“没事”了。不愿意去思考问题,甚至不知道该怎么思考问题,该怎么感悟语句。可以说既没有自主感悟的习惯,也不懂得自主感悟的学习方法,只想抄现成的答案,人云亦云,不知自己所云。
2 盲目感悟,不查阅资料,不阅读课外书。
查阅资料,可以丰富自己的认识,补充自主感悟的缺陷。然而这部分学生不善于查阅资料,只凭自己的感悟来理解课文。理解了课本,掌握了学习方法,并运用“自主感悟”的阅读方式去阅读课外书,这是一种很好的语文阅读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自主朗读自主感悟的语文阅读习惯的策略
1 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培养自主感悟习惯。
做成功一件事情,往往是由兴趣开始的。培养小学生自主朗读在感悟习惯也是一样,应从学生朗读的兴趣人手。一是听、讲故事,激发朗读兴趣;二是赏听广播,激发朗读兴趣;三是观赏电视,激发朗读兴趣;四是阅览电子读物,激发朗读兴趣。
2 加强自主学习训练,培养自主感悟能力。
新课程的教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已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更为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自主朗读自读感悟的方法,培养学生朗读理解、感悟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一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读悟写”结合的朗读习惯;二是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养成勇于发表见解朗读习惯;三是主动搜集资料,培养自主感悟与恰当借鉴相结合的阅读能力;四是开展阅读实践性研究,培养自主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创设机会,培养学生朗读的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正说明了朗读的重要性。一是以生活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二是培养学生的自信,使之敢于走人文本中感悟;三是应使学生明确该次朗读的目的;四是明确朗读的任务是理解课文,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逐步学会阅读。其次,笔者认为学生在朗读中要达到理解感悟的目的。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少做题,多读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68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