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品德教学“活动化”例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邵建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品德“活动化”教学是指教师精心创设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自我体验、自我感知、自我陶冶、自我评价、自我督促。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真正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准备好课前活动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俗话说“有备无患”,准备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充分的课前准备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学《电话连着你我他》让学生做前调查:十年前村里安装电话的数量、现在村里电话的数量。在鲜明的对比中,学生对通信事业的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学习《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一课前,让学生课前充分搜集资料,学生搜集了很多为祖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资料,如孔繁森、袁隆平、钱学森、邓稼先等,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对人物的事迹有了了解,对人物也就肃然起敬,爱国主义情感也就油然而生。也为学习新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创设课上的活动情境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表演活动。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喜欢表演、善于模仿,因此,对生动有趣、切合实际,富有意义的小品、小表演等更感兴趣。可用身边的事例构思成“脚本”,指导学生表演。在教学《地球的伤痕》时,让学生进行情境表演“传地球”,在小表演中学生对人类的破坏行为有了更为直接的认识,也更加明白了:保护地球迫在眉睫。这样“演员”乐演,“群众”乐看,把原本乏味的知识变为有声有色的小品,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引起心灵深处的共鸣。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建立道德标准,强化道德观念,提高道德评价能力,指导行为动机;让学生在自我陶冶中自觉、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此外,通过类似的小表演既指导了学生的行为,又培养了他们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表演才能,更有助于增强学习成绩较差、但有表演天赋的学生的自信心。
  
  三、做好课外、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补充
  
  传统的教学仅仅局限于教室,教学局限于课堂教学,但有些道德认识并不是“言传”即可被学生“消化”的。所以一定要打破时空的限制,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这个第二课堂的作用。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如学完《为了地球的明天》一课,让学生“从我做起,为地球做件事”。我看见教室的地面变干净了,校园绿化带中竖起了“我也怕疼”的牌子,校门口的塑料食品袋也越来越少了……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又在实践中强化了道德行为,形成了一定的行为能力。教学《两岸人民血浓于水》后让学生回家观看中央台的“海峡两岸”栏目,使学生对台湾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了更多的关注,也就会更好地理解两岸人民盼统一的心情。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在全面素质结构中占有首要地位,而品德课肩负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任。所以它在全面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作为教育工作者都深知。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土壤”,人的素质与能力只有在行为实践中才能形成和发展。学生对某种道德观点的强化,仅靠课堂上十几分钟的实践导行是很难形成的,即使形成了也不可能持久。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其道德认识要发展、要创造,必须通过活动来实践。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启迪学生的创新性智慧,更能使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创设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活动情境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培养表里如一的人才,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终生夙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68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