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志敏
新课标明确要求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人文熏陶。这一要求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正是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更应该充分挖掘本学科的德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春风化雨般让学生接受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把他们塑造成品德高尚的人。那么这些情感、这些爱怎么去说呢?笔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品味作品闪光语言
毋庸置疑,好的作品必有好的语言。但是,语文教学不需要也没有必要对作品中的每个词句作繁琐的考究,而应该抓住那些作者独具匠心的关键词句重锤敲打。往往这些关键词句既有客观的“物境”,又有作者主观的“心境”,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其中蕴含饱满的情感,这种情感只有通过敲打,才能迸出耀眼的火花,方能照亮学生的心田。比如《荔枝蜜》的后部分写道:“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这一段话倾注着作者强烈的感情。“颤”原意为“抖动”,显然,用“抖动”来注解作者的心是不恰当的,这颤不是形体上的颤动,而是一种情感的奔涌,是作者被养蜂员老梁的话猛然一击所产生的思想感情的升华 。作者由蜜蜂辛勤地采花酿蜜,自然地联想到劳动人民为创造新生活而进行的忘我劳动,热情地歌颂“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的人们的奉献精神,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通过分析这些重点词句,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立志做“小蜜蜂”式的人,正是我们通过本文教学所要达到的思想教育目标。
二、推敲启发提问角度
在分析课文时对同一问题可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提问,不同的形式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最佳的提问角度应是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和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比如《七根火柴》描写无名战士牺牲前的那段文字十分感人,教师可通过启发提问让学生在知识上受教益,在思想上受教育。如果问学生:“无名战士在牺牲前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是怎样的?”学生只要照着书本念就行了,思想教育的作用被取消。或者再加上:“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但提问太直白了,思想教育又显得笼统抽象。如果改成:“无名战士留给人间的最后话语是什么?与常人相比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灵?”通过这样的一问、一比、一深究,无名战士临终前的无私忘我的心灵便会光芒四射,学生对无名战士的崇敬之情感便油然而生,无私的种子便会播在学生的心田,随着时光的推移蔚然成荫。
三、创设思想教育情境
学生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在教学《幽径悲剧》时,可让学生把作者描绘幽径的场面通过画面体现出来,这样既让学生抓住了描写的关键词句,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对此有了很直观的认识,最好把那些画面呈现于黑板,趁学生在惊叹同学美术功底之棒的时候提问:“你们看到这样的画面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在这一看、一感、一悟的系列活动中作者那种关爱生命的悲悯情怀已深深地烙在学生的脑海里,至此也由物及人领悟到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当然,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幻灯片、表演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很自然、很乐意地接受教育,情感为之丰盈充实。”
四、课内延伸到课外
有些课文的内容离我们生活较远,学生对此会有一种距离感,只是为学习而学习,其实大多数课文只要我们善于去挖掘切入点,都可以与我们的生活有联系,离我们是很近的。比如《向沙漠进军》这一课,中原人与沙漠根本就扯不上关系,更别谈向其进军,学习也不过是纸上谈兵,无关痛痒,即使由课文的分析而得出我们要注意环保这个结论也是说教式的。其实,要让学生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可由课文得到的环境破坏联系身边环境的变化去认识,可以拿本地河流为例,让学生课外进行调查,将调查的报告在课堂上进行归纳,得出结论:昔日河水高涨、清澈,鱼虾自由来往,今日河水水浅、浑浊,难觅鱼虾,这个后果是由人们乱丢垃圾、乱砍树木、排放污水所造成的。这个调查报告使学生骇然,通过这个真切的事例学生明白了环保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有了物小而为之的意识并付诸行动何愁成就不了大事呢?
语文课堂是给我们情感教育的绝好机会,我们只有让学生明白书中美的、真的情感,他们才会在书海中畅游;我们只有让学生明白做人要团结互助、无私奉献,才能铸就一个坚不可摧、奋发有为的集体。我们只有让学生感悟生活是幸福美好的,才能促使他们更好地生活;我们只有让学生明白破坏环境的后果,才能使他们保护家园……在美的、真的情感的熏陶下,让他们善于爱自己、爱别人、爱集体、爱生活、爱社会、爱国家,各尽所能,去塑造一颗颗饱满的心灵,创造幸福人生。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伏道乡第一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29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