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系统对学前儿童亲子互动的影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汪光珩 李 燕
[摘要]家庭系统是指由具有亲属关系的成员组成的系统。亲子互动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交往活动。家庭系统对学前儿童亲子互动具有重要影响。家庭系统中的一些子系统,如夫妻系统、祖辈系统等,对学前儿童亲子互动的影响尤其明显。从家庭系统的视角研究学前儿童亲子互动,有助于推动亲子互动研究的深化,开展对亲子互动的早期干预,开展有效的亲子教育,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庭系统;学前儿童;亲子互动;影响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3-0001-04
亲子互动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交往活动。对亲子互动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目前已经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以往研究显示,影响亲子互动的因素不仅包括父母的特征。如父母的教养方式、人格特征和受教育水平等,而且包括儿童的特征,如儿童的气质、性别等。随着家庭系统研究的兴起,研究者日益关注家庭系统对学前儿童亲子互动的影响。笔者拟详细分析相关研究成果,以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有志之士投身这一研究领域,推动学前儿童亲子互动研究的深化。
一、家庭系统对学前儿童亲子互动的影响
家庭系统是指由具有亲属关系(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等)的成员组成的系统。各个家庭成员之间彼此互动、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超越各分散部分总和的整体。在家庭系统中,各个家庭成员处于不同的位置,彼此之间虽然关系不同但是相互依赖,其中一个成员的行为变化会相应地引起其他成员的行为变化。因此,家庭系统研究者强调从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人手,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研究家庭中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个体之间的交往过程,以便解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家庭中各个成员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机制等。
家庭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是儿童社会性形成的初始环境,是儿童获得早期生活经验、形成最初的道德认知和行为习惯的主要场所。无论是何种结构的家庭(如大家庭、核心家庭、单亲家庭等),都会发挥和维持家庭系统应有的功能,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与教育成就有关的主要因素在家庭环境之内,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几乎两倍于社会与学校两项因素的总和。”
家庭系统对学前儿童亲子互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满足学前儿童个体生理、情感、社会性发展的需求。家庭成员之间会自动调整互动模式,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拥有家庭系统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帮助学前儿童处理因发展或成熟所产生的改变,如入园适应等,以促进儿童的健康、全面发展。三是帮助学前儿童与其他家庭成员建立起积极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安全型的亲子依恋关系。使儿童在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四是创设有利于学前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五是发展家庭自身特有的互动风格或处事策略。在减缓家庭内外部压力(如家庭日常开销、父母工作负担、祖父母老龄化等)的同时,为良好的亲子互动创造条件。
二、家庭子系统对学前儿童亲子互动的影响
在家庭系统研究中,亲子互动的特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点:一是儿童的行为特征既受父母教养行为的影响,又对父母的教养行为产生影响;二是亲子互动既受父母婚姻关系的影响。又会影响父母的婚姻关系。也就是说,亲子互动既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相互回应的循环交互过程。同时也是父母乃至整个家庭系统影响儿童发展的方式,而且还是维持家庭系统平衡的重要机制之一,对家庭系统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学前儿童亲子互动与夫妻系统
夫妻关系不同的家庭,亲子互动的方式也不同。研究发现,婚姻冲突频率高的家庭,其亲子依恋类型倾向于不安全依恋。亲子关系也趋向紧张。
一般来说,在夫妻系统完整的家庭,母子互动的情况较好;在夫妻系统不完整的家庭(单亲家庭),母子互动的情况则大多令人担忧。研究发现。在单亲家庭里,恢复单身的父亲或母亲可能会在婚姻状况改变后的较长时间内承受巨大的压力。导致其与子女互动的方式发生变化。如果子女还处于婴儿期,则会干扰其形成安全型的亲子依恋。在离婚第一年,单亲家庭的家庭系统承受着内外部巨大的压力,单亲父母常常情感淡薄,子女则表现出依赖、不服从、攻击性、抱怨等特征,使得亲子互动的状况变糟。这一状况在单亲母亲与儿子之间的互动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有关继亲家庭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继父母的出现,家庭中原有的夫妻系统出现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对亲子互动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一般来说,如果继亲家庭婚姻质量较高,则继母与继子间的亲子互动也较好。
2.学前儿童亲子互动与祖辈系统
以往有关祖孙关系的研究大多局限在祖孙接触频率与祖孙关系质量等方面,很少会探讨祖辈系统对亲子互动的影响。这一问题直到近年来才日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当前的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由于家庭成员少,父母往往忙于工作,因此在学前儿童的教养方面难免需要祖辈父母的参与,这就强化了袒辈系统在家庭系统中的重要地位。研究发现,祖辈父母与孙辈子女的关系是家庭代际关系中的重要一环,祖孙关系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亲子互动的质量。
亲子系统与祖辈系统、父辈亲子系统等其他家庭子系统适当交互作用,有利于解决亲子互动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必须强调的是,处于中间代的父母有能力支持或阻止祖辈介入亲子互动系统,因此祖辈与父辈之间的关系会极大地影响到祖孙关系以及祖辈参与亲子互动的程度。当父母与祖辈父母关系不良时。父母会阻碍祖辈父母与孙辈子女的接触,从而减少祖辈系统对亲子互动的影响。
三、对学前儿童亲子互动研究的启示
家庭系统研究关注家庭内各个子系统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包含家庭本身在内的大环境系统对家庭的影响。不同于以往的亲子互动研究视角,家庭系统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点值得学前儿童亲子互动研究者借鉴。
1.拓展学前儿童亲子互动的研究方向
学前儿童亲子互动多被视为父母教养子女并且影响、塑造学前儿童行为的单一过程。随着家庭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尝试了解亲子互动的机制及其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对亲子系统内部而言,父母和子女的行为都会受到对方的影响,双方共同决定着亲子互动的规则。在亲子系统之外,家庭系统中的每个成员都会对亲子互动产生影响。已有研究显示,夫妻系统、祖辈系统对亲子互动的影响显著。家庭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如旁系亲属或兄弟姐妹组成的子系统对学前儿童亲子互动的影响将会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之一。家庭之外的环境,如父母的工作环境、家庭所在的社区等因素对亲子互动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2.开展对学前儿童亲子互动的早期干预
运用家庭系统理论对学前儿童亲子互动进行
干预多见于系统家庭治疗。系统家庭治疗始于上世纪50年代。儿童精神病学家阿克曼在干预过程中开始尝试在与儿童面谈的同时也与其他家庭成员会面。并且把治疗的重点从研究儿童以往的经历转移到研究当前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上。从家庭系统的角度干预亲子互动,重点不再局限于亲子互动的双方。而是关注亲子互动所处的整个家庭系统。例如,如果儿童出现行为问题,那干预的焦点不应局限在儿童的偏差行为上,而是应当从家庭整体系统的运作、家庭系统动态平衡的过程、家庭规则的变化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等方面来寻求解决之道。干预目标是理解和改变整个家庭的结构。干预方法包括干预性的谈话、正向暗示等。其中干预性的谈话是干预的最佳方式。干预性的谈话是指治疗师基于某种假设或出于某种意图向亲子双方提出问题。亲子双方可以通过这些问题感受到压力,发现亲子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产生改变现状的愿望。并自发地采取相应行动。这一干预方式值得借鉴。
3.开展有效的亲子教育
亲子教育是指对“亲”(父母)和“子”(子女)同时进行教育。家庭系统研究日益重视亲子教育的作用。学前儿童亲子互动受到父母及学前儿童双方的直接影响。如果只单独针对父母或儿童进行干预。那么在提高学前儿童亲子互动质量上只能是事倍功半,很难在家庭系统的大范围内有效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然而。传统的家长学校往往只针对父母开展教育,即和父母探讨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回应孩子的要求。事实上,亲子互动中的另一方――“子”的地位不容忽视。在亲子互动中,儿童不仅是被动的受教育者,同时也是独立自主的行动者,对亲子互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子”的教育应成为亲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前儿童可以在亲子教育中学习如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需要,如何与父母沟通等。亲子教育可以采用亲子平行小组的方法,教育者把家长和儿童各编入一个小组,同时介入家长和儿童各自的系统,不仅教育家长。而且影响儿童,以实现亲子关系的和谐,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此外。家庭系统研究者还强调亲子系统是家庭整体系统中的一部分,学前儿童亲子互动会受到来自家庭各个方面、各位成员的影响。家庭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可能影响到学前儿童亲子互动的质量。因此,亲子教育还可以包含父母和祖辈父母的互动技巧、父母如何有效控制各种因素对亲子互动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总之。亲子教育只有针对父母和儿童同时进行,并且深入家庭系统中的各个方面,才能有效提高亲子互动质量,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66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