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回归数学本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凤森
一、精心设计,引领学生思考
例如“长方体的体积”的教学,如何帮助学生建构起清晰的三维空间观念,是我们必须思考且需作出回答的问题。
1. 出示一条线段,问:这条线段长几分米?你是怎样知道的?(4分米,因为它有4个1分米长。)
2. 出示一个长方形,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又是怎样知道的?(长的方向上有4个面积单位,宽的方向有3个面积单位,一共有3×4=12个面积单位,就是12平方分米。)
3. 出示长方体,问: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能运用学具说明怎样得到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吗?
由于有前面两个问题的铺垫,学生想到可以用体积单位去度量。在度量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如下不同的层次:
分析、比较三种方法,不难发现,图(1)局限在直观操作水平;图(2)的方法具有了抽象水平,而图(3)的方法已经达到了初步的本质抽象的水平,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三种层次的方法逐个进行汇报和交流,帮助学生建立长方体长、宽、高三维数据与长方体体积之间关系的表象支撑,帮助学生对“长方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其体积就是几”的认识逐步深化,使学生头脑中“长×宽×高”的内涵逐渐清晰。
二、巧妙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认识物体”一课时进行引导:“圆柱放在手中(桌上)会滚,为什么立起来就不能滚”?这一问题紧紧围绕圆柱的特征提出,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圆柱特征便自然浮现出来。而我们一般的教师此时便会提出:“看看圆柱底面有什么特征?有几个这样的面?这样在教师由浅入深的提问下,学生的心智水平得到了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得了延伸。”
三、换个方向,拓宽学生视野
例如一位老师执教“认识厘米”。
师:1厘米有多长?看投影(投影出示一把尺子,在“0”和“1”之间有一条红色的线段)。在尺子上0到1就是1厘米,你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吗?对着你的尺子看一看。
生:0到1就是1厘米。
师:是不是在尺子上只有0到1才是1厘米?
生:1到2也是1厘米。
师:这是以1为起点的,以2为起点呢?
生:2到3是1厘米。
师:谁说说在尺子上4到几是1厘米。
生:4到5是1厘米。
师:你们都是这么想的吗?如果不许说5,还可以怎么说?(生愣了,课堂出现了短时沉寂。)
从4到5是1厘米,是顺向思维。因为我们画线段一般是从左往右画,数数也是从小往大数,学生往往想不到,从4到3也是1厘米。所以针对学生普遍的认知特点,老师问:你们都是这么想的?难道只能这样顺着说,还可以怎样说?经过老师的引导,最终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拓宽了视野,有了新的突破。原来从4到3也是1厘米。
四、借题发挥,促进学生思考
例如一位老师教学“平均数”之后。出示一道练习题:“有三个笔筒里面分别有6支、7支、5支铅笔,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支铅笔?”老师刚出示完毕,一位学生便站起来抢答:“我根本就没有算,只要从第二个笔筒里移一支笔到第三个笔筒里,每个笔筒里就都有6支了。”
接着老师将笔筒里的铅笔的支数改变了一下,分别放了1支、2支、15支铅笔,又问:“同学们能知道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支铅笔吗?”三个笔筒里的支数相差较大,学生很自然地想到用求和平均分的方法。老师无痕的操作,使学生理解了求和和平均分的普遍价值。
但是教师还不满足,再次移动笔筒里的铅笔,让学生求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这看似“重复劳动”、“没有什么价值”的改动,却大大提高了本题的思维含量,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思考,学生终于在对比中发现了“根本不用算”――因为总数不变,平均分的份数不变,平均数当然不变,从而深化了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责任编辑 王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4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