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借助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朗读训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雷娟

  朗读,即出声地读、响亮地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新活动,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更高层次上说,朗读也是学生主体性、创造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借助电教媒体,不失为优化课堂朗读训练的一种很好的做法。
  一、借助电教媒体,优化朗读心理
  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不稳定期,他们的朗读活动往往要靠一定的兴趣吸引或是具体的目标指导。对于课文中那些抽象的、含义深奥的、难以理解的部分,我巧用电教媒体,制作“图、文、声、情”并茂的动画播放出来,创设逼真、优美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使他们由不愿读到很想读,由被动观望到主动参与。小学生对动态的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兴趣。我尝试“动画趣味导读”,即把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动态因素多、内在联系紧的课文,通过电脑多媒体制作成鲜明的动画,再配以形象贴切的解说,这样一下子把学生的朗读欲望激发了出来。这种朗读训练,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审美上的愉悦,而且使之乐读善读,兴趣盎然。
  二、借助电教媒体,优化朗读过程
  小学生的朗读过程,从外在形式上看,是粗读、精读、细读的过程;从内在规律上看,一般要经历感知性朗读、理解性朗读和积累性朗读三个阶段。感知是朗读的基础,理解是朗读的关健,而积累则是朗读的结果。小学生缺乏生活实践,对课文所展示的社会画面缺少了解,所以很难通过抽象的文字符号在脑中建立具体可感的表象系统。因此,借助课件、投影等电教手段,再现课文形象,就能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缩短与课文之间的心理距离;在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朗读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投影,将文中关键词、句、段显示出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从而领会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达到发展思维、深化朗读的目的;积累性朗读是朗读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它不仅要求学生读懂课文中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且还要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本领。所以,巧用录像再现情境,进行赏析、美读。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妙用投影比较语言,咀嚼作者的表达技巧,确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举措。
  如在《乌鸦喝水》一课的朗读训练中,我利用课件让学生直观地目睹了乌鸦向瓶子里放石子的全过程,为学生的感知性朗读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我又用投影文字片,对文中重点词句进行品味学习,最后又利用课件再现场景,引导学生美读。这样,乌鸦的勤于思考、勤于实践的品质便在学生心灵中扎下了根。
  三、借助电教媒体,优化朗读技巧
  小学生的朗读技巧包括重音(包括重音轻读)、停顿、语气的轻重缓急等。朗读技巧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学生朗读的效果。为此,凭借录音、投影等电教手段,优化技巧训练,这对朗读能力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
  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我设计并制作了一张图文结合、动静搭配的遮盖抽拉式投影片。课文第二段的朗读技巧训练起到了很好的优化作用。具体过程是这样的:一开始,我要学生初读第二段找出描写五壮士作战特点的词语,然后出示多功能投影片,显示文字部分,让学生说出应该重读的词语,及时圈画。如班长――“沉着”,这时我便迅速抽拉图片。图文对照,让学生对照“沉着”再看班长的神态,体会沉着一句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紧接着抽出第二幅“葛振林大吼一声”图。第三幅“三位战士作战”图,引导学生如前所述。之后便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朗读,学生读得贴切、传神,不但把五壮士的英勇形象活生生地读了出来,而且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现代化为我们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带来了无限春光,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让我们的课堂书声朗朗。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顶峰就是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让我们的学生能在教师精心设计的现代化教学中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让我们的学生在朗读中扩展思维,在朗读中展开想象,在朗读中张扬个性,在朗读中探索创新,在朗读中享受。
   责任编辑薛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1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