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歌唱中的“毛病”及纠正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维萍
在儿童的歌唱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们在唱歌时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听起来不悦耳、不优美。分析原因,我认为是在儿童歌唱中存在了一些不良现象所造成的。那么,存在哪些不良现象?又如何纠正呢?
一、歌唱中的喊叫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喊叫是儿童歌唱中最常见的不良现象,它是发展与保护儿童嗓音的大敌。因为喊叫容易造成声带疲劳以致劳损,长时间的喊叫歌唱会造成声带充血、水肿乃至小结,形成嗓音的严重沙哑。
产生的原因:
1.有些教师对声音的美感认识不足。没有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是造成儿童歌唱喊叫现象的主要原因。
2.在歌唱过程中,有些教师不注意正确方法的引导,而采用简单化的“处理”,即:“要唱得响”,再则就是开展小组与小组、个人与个人比赛,比“哪一个、哪一组唱得响”等等,去激发儿童的好胜心,往往使儿童只知道拼命地吼叫,想以喊叫来压倒对方,误认为喊叫才是歌唱有力的表现。
3.在演唱进行曲体裁的歌曲时,过分强调了强拍的重唱,追求大音量,把雄壮有力的歌声与大声喊叫的白声混同起来。
纠正的方法:
1.使孩子懂得在唱时有气息的支持。让儿童多聆听用正确发声方法歌唱的童声范唱,并用对比的方法让儿童听辩“强”、“响”、“喊叫”的声音,提高他们对声音的鉴别能力。
2.提高音乐修养,正确处理和理解歌曲内容,做到有感情的歌唱,歌声要有抑、扬、顿、挫。比赛要比“谁唱得最有感情?”“谁唱得最优美动听?”
3.在新歌学唱阶段,可用轻声来练唱,即用不费劲的小声唱,一般不超过每人的中等音量为限度。
二、声音怎么会变得虚、闷暗
闷暗的音色,往往是由于声音位置太靠后或口腔打不开,软腭下塌,将声音往鼻腔里去发出鼻音等形成的。这种现象往往在中、晚期女童声中出现较多。
纠正方法:
1.多作跳音的发声练习有利于声带的闭合、气息的支持。
2.对因发声部位太靠后而造成的音色闷暗,则可适当将位置靠前些,使之音色相对变为明亮。如用yi、ye、ya、he、la等作发声练习。
三、为什么不让儿童模仿成人的歌唱
成人的歌唱按不同的生理情况可分为男女高、中、低音,每个声部有其特定的音色与发声特征,而儿童是未发育成熟的嗓音,与成人的声音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不加引导的去模仿成人的歌唱,会造成声音的错觉,带来一些弊病。纠正方法:
1.不要让儿童唱不胜任的成人歌曲,以防止他们去模仿成人的歌声。
2.多听正确的童声歌唱。可用录音机录下他本人的歌声,对比着听,较正其听觉。
3.歌唱前先用正确的普通话朗诵歌词,要求儿童用正确的普通话来歌唱,歌唱要自然。
四、沙哑嗓音怎么办
有的儿童初发音时声音并不沙哑,但发音或歌唱不久以后即变成沙哑,甚至变成嘶哑。形成儿童嗓音沙哑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如过度疲劳、感冒、声带闭合不好、咽炎、变声期等等,因此不同的情况,应用不同的方法对待。但总的说可分为两种情况:
1.声音沙哑,往往是因大声喊叫而引起嗓音劳损;不良的发声方法,引起声带器官过度疲劳而受到某种损伤。
2.凡是不经常发哑,而是发声之后容易发哑的,其声带本身并无损伤,只是因为它的机能在工作时缺少持久性,就好象有的人体质差,稍干些重活身体就支持不住的道理一样。
纠正方法:
1.疾病引起的嗓音沙哑,必须请医生及时治疗,在治疗期间要保护好嗓音。
2.用哼唱、轻唱来减轻发声器官的负担,并注意平时的嗓音保健。
3.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来发声,如正确的姿势、气息的控制、共鸣的调节等等。
总之,要让儿童的声音纯净、明亮、轻松,使其歌声更美妙动听,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良好的声乐听觉,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并注意儿童歌唱中出现的不良现象,才能有的放矢去训练儿童的歌唱,以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理想的童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0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