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邬瑞仙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要求我们教师从传递知识型走向探索型、研究型、反思型,这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知识要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和反思。
  
  一、实践教学中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是一个探究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二、物理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如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和分组实验,小实验和小制作,课本的封面、插图和漫画、想想议议、阅读材料、科学家的故事、教学挂图和模型带趣味性的物理问题去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乐趣中掌握知识。
  
  三、新课改下物理教学反思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 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含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潜能的开发。
  2 探究课堂教学方式。
  (1)相互听课,提升课堂反思。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时,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2)做好笔记,认真小结反思。课后反思笔记与小结,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物理教学后的反思,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首先,对内容的反思。教师的授课必先确定授课的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如何把握,时间和内容如何合理的分配。但在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深度与浅度相差悬殊,师生互动交流并非融洽,教法与学法相脱节的现象发生。通过对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课后反思,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可对下一知识点的教学产生催化的作用。其次,对人的反思。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角色是否投入,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学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课堂的全过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华到自己精神的需要。要回想教师、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设计的情感状态,有没有更有效地途径发展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再次,对授课方式的反思。授课方式的反思是反思的重中之重。它应包含课堂教学中是否让参与教学活动的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是否提高、增强人的活动能力,教师激情是否高涨,学生学习热情是否高亢,怎么样才能创造既有舒适感又有生活情调的高雅活动场所,同时,内容怎样处理,顺序如何安排,语言怎样运用,教学手段如何利用,课堂结构如何布局,学生兴趣怎样激发,师生互动交流平台怎样构建等。反思可以是课后,还可以是课前。长期有效地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及时做好有效地反思。经过反思,加之完善、优美的教学设计,使师生的教学活动产生一种“谐振”,课堂教学就会达到最佳效果,教师的业务成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三思而后行,摸索中前进。物理教学反思是物理教师迅速成长的催化剂,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种较好方式,将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的教师。有利于我们新课程改革,更有利于全面地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05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