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学习兴趣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潘彩红

  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它是在过去的知识经验,尤其在愉快体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而使人乐于积极、持久地去接触和认识某一类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的认识倾向,它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动力。兴趣不是天生的特质,而是环境的产物。因此,教师应当用环境来培养、发展和指导学生,使学生具有广泛而深厚的兴趣。
  
  一、运用学科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每一门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在这些特点中,只要善于发掘,总有那么一些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性强、审美性主、趣味性浓。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声情并茂、文质兼优的作品。
  在教学中,运用朗朗上口的朗读,娓娓动听的讲解,惟妙惟肖的表情,爱憎分明的情感,精心设计的提问等,能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使得听课是一种乐趣,一种艺术享受。这样运用了学科的特点,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组织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必须是学生经过一定努力所能掌握的。凡是过深、过难或过浅、过易的教学内容,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注意深浅得当,难易适度,善于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讲授某些知识,并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的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如教《再见了,亲人》一文中:“雪中送炭”这个成语时,先让学生认识字面上的意思,并让学生想象在寒冷的冰彗天在家围着火炉那种温暖的感觉。接着让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联系上文“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跟敌人搏了三天三夜”,理解课文中的“雪”指的是志愿军“空着肚子”战斗。然后问学生,志愿军空着肚子战斗最需要什么?学生回答:食品。再让学生读下文“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于是学生明白了“炭”指的是大娘冒着敌人的炮火给志愿军送的打糕。这样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的语言环境的分析,真正理解了“雪中送炭”这个具有一定难度的成语的喻义:在别人急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或支持。
  
  三、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习兴趣
  
  在这方面,心理学研究和教学经验反复证明了这么两条规律:一是凡是方法单调、死板的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直到昏昏欲睡;二是凡是方法变化过多的教学,又会使学生难以应付,因而降低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学方法必须适当变化,但又不能变得过多或过于频繁。根据教学活动的特殊规律,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小学语文课文中文章体裁较多,可以因文设计教法。如内容浅而故事性强的课文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征,练习朗读和对话。表现人物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对于科学小品,可让学生认真阅读,查找资料,分组讨论,进行争辩等。这样学生会在浓厚兴趣中学到新知识。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把学生引入积极思维的状态而有目的地设置的。实践证明,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提供新知识的现实背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活动氛围,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同时也可以诱发思维,引导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刻舟求剑》这篇寓言故事时,教完后,问学生:“学完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要他们准确地说出这篇课文的寓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一天,小明的家里来了一位客人,爸爸妈妈加班不在家。小明学着妈妈的样了,舀了两碗米,做好了饭,可是吃饭的时候才发现不够吃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们争相抢答,并且很快得出了“刻舟求剑”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的方式要改变,否则会犯错误。使学生从中悟出了道理,牢牢地掌握了这个寓意。这样的设置,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有了心求通、口欲言的解决问题的需要,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总之,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积极探索,认真去想,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就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浓厚兴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07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