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成人网络学习迷航成因分析及行为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闫科学 李小美

  摘要:网络学习已经成为成人继续学习的主要方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成人教育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网络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网络迷航现象。通过调查研究,对网络迷航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从优化网络资源,提高信息选择能力,培养元认知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信息迷航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成人学习;信息迷航;成因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018―02
  
  利用网络学习成为成人继续学习的主要方式,但网络引诱太多,容易使人偏离原来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被其他信息所吸引,注意力无法集中,导致偏离上网学习的目标,认知效率降低,从而影响学生完成特定学习任务,甚至忘记了自己最初上网的目的。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网络能轻而易举地把有目的地寻找变成一种无目的的漫游。这种现象就是网络学习环境中常见的网络迷航。笔者对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101名教师进行了调查,大多数的网络学习者都承认有过这样的经历,出现过网络迷航现象。
  
  一、网络迷航的成因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这种本身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的特点就注定了蕴涵着迷航现象发生的可能。我们从学习者对网络的依赖性,能否进行自我控制,上网前有无明确的计划,是否焦虑,是否进行总结等方面为调查内容,选择不同专业背景的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主要表现为以下原因:
  
  (一)客观原因
  1. 网络推送信息太多
  现在的网络都推崇推送的理念,其目的是为方便浏览者及时了解新的信息,将即时发生的信息源源不断地“推”到用户终端。但它同时是把双刃剑,在推送的同时,无休止地将非目标信息也送到了读者面前,导致学习者时时被这些计划外的信息所吸引,使自己的思维偏离原来的状态。如QQ软件、飞信、邮件客户端、网页等经常弹出消息窗口。
  2. 缺乏高效的搜索和筛选机制
  通过搜索引擎,人们可以获取“海量信息”,但这只是问题的表面。在这些“海量信息”的背后,人们面临的是如何从众多信息中快速获取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目前的主流搜索引擎对信息搜索的相关性和区分度还不能令人满意。如何辨别那些信息的真伪和质量的优劣,如何避免在“海量信息”里迷航。这就要靠学习者自己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人们常常为了某个特定的信息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搜索,最终却不得其所,无从获知。这就需要高效的信息搜索和筛选机制来支持,目前,网络学习者经常面对的就是这种矛盾,直接影响了学习效率。
  
  (二)主观原因
  1. 学习者对网络依赖太大
  很多被调查者表现为对网络的依赖,无论在讨论问题或者自己查资料、写作时,都习惯于在网上找,有些甚至在自己写作时习惯于开着电脑,严重表现为对电脑、网络的依赖。因此,最好在上网时不要打开网页和具有推送等弹出信息的软件,减少分散注意力的因素。
  2. 上网前学习目标策略不明确
  研究发现,上网目标越明确,则越不容易偏离主航向,网络的有效利用率越高。由于大多学习者上网目标不明确,有价值信息的获取也就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导致上网者的意识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分散,使得认知活动的效率降低,同时还可能伴随其他方面的负面影响。如长期陷入网络迷航模式,容易产生个体的依赖性强而自制力弱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同时网络上的各种新异刺激也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不必要的情绪起伏,这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上网前的详细计划、任务界定能够有效地减少网络迷航出现的程度。总体查询计划不明确,查询目标的描述不够精细、准确。容易打开过多的网页,在相关站点之间跳转,难以稳定,信息过滤、筛选能力较差,面对多重链接的信息结构产生困惑;我们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字,点击搜索,就会出现上百上千条相关的链接。我们会顺着这些链接一路走下去,直到偏离了我们原定的目标。
  3. 学习者自我控制力不够
  学习中自我监控能力较差导致信息迷航,根据问卷调查,这种迷航不仅在控制力较弱的群体中经常出现,即使是有一定控制力的成年人也容易受其影响。选择性是注意的本质特征之一,注意的转移能力是注意的必要成分。但由于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而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也是相对不足的。也就是说,人对信息的选择和转移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面对大量的信息,如果人的加工能力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信息,就会出现网络迷航。
  4. 上网后对迷航原因不善于总结
  越是善于经常总结上网经验的人越不容易出现网络迷航现象。有相当多成人学习者缺乏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素养,且不善于总结,造成迷航的现象屡屡发生。网络信息素养贫乏主要分为三个层面:首先,缺乏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即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信息的技能缺乏。例如,学习者缺乏相应的网络知识,对网络工具使用不熟练等。其次,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不足,比如,对所要检索和利用的信息源、对所获得的信息内容的评估能力差等。最后,缺乏对网络学习的认识、技巧和经验,不知道在网络上如何寻求帮助,也容易导致网络迷航。如果能经常对上网的技巧和策略进行总结,迷航概率将大大降低。
  
  二、网络迷航的化解对策
  
  (一)合理组织,加强对网络资源的管理
  根据认知负载理论,人的工作记忆在处理新信息容量时是有限的,当信息量过大或未经过组织时,就会超过工作记忆的处理能力,从而使学习者不可避免地出现认知困难,迷航现象便由此产生。良好的设计应能帮助学习者有效分配时间和注意力,使其能迅速找到所需资料并能快速领会。因此,在内容上应做到结构清楚、知识分类明确;在形式上做到简洁一致、自然和易于理解。一方面,让成人学习者逐步适应网络环境、提高自身技能;另一方面,目前的网络结构、资源配置方式、链接形式、检索智能化等方面也需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二)善于总结,培养信息选择能力
  网络学习环境是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其信息极其丰富。学习者在运用它进行学习时,需要提高自身认识,加强对信息的处理和判断能力,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能力和导航能力。在主观上,要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被无关的信息所干扰,根据学习主题需要,在众多信息中进行选择。在实践中逐步总结出经验,最终形成选择的能力。这样面对茫茫的信息海洋,学习者才能轻松地从重重信息包围圈中突围出来,达到自己所期待的效果。
  
  (三)自我调节,培养学习者的网络元认知能力
  首先,提高网络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认知,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丰富且杂乱,所有的信息随时会被更新、组织或移位。因此,在学习开始前,学习者应清楚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识,根据网络提示信息或通过与教师交流把握学习任务的性质、特点、要求,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使学习时间和注意力得到合理分配。其次,提高网络学习者对认知策略的认知,网络学习者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一定的学习策略,在进行学习时应根据学习材料的特点和自身学习特点选择达到目标的最合适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提高自身选择和运用策略的自觉性。能够有效地、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批判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并且具备以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在信息社会中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将这些信息技能用于信息问题的解决,并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网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强化信息意识,注重自身信息能力的培养,培养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处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拓展自身的认知空间,利用一切有用的信息技能和认知策略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积极的监控与调解,从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能力。
  
  三、总结
  
  网络化学习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重要,而学生的信息超载和网络迷航将是学习者要面对的主要问题。随着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将会更加丰富、形式会更加多样化、更新会更加频繁。学习者面对的选择将会更多,出现迷航的几率也会随之变大。为了让学习者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技术发展的同时完善搜索机制,完善信息分类制度,方便学习者对信息的搜索,让学习者少走弯路;二是提高学习者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让学习者在能花较少的时间就筛选出有用信息;三是提高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增强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伟敏,网络学习中的“信息迷航”问题初探[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1,(2).
  [2]郑晓齐,董杜骄,大学生网络迷航现象的调查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3).
  [3]章国英,章翔,网络学习低效现象与习惯的适应性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6,(2).
  [4]袁磊,何克抗,认知负载理论及其在E―Learning中的应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13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