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基于素质教育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永兰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施行,素质教育成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如何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有效提高综合素质,在此,笔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1
  
  随着新课改的施行,素质教育成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如何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有效提高综合素质,在此,笔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初中地理学科的素质教育由地理知识素质教育、地理能力素质教育、地理品德素质教育三部分构成。三者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统一的。
  (一)地理知识素质教育的定义
  通过地理教学,让学生掌握那些在地理科学知识体系中处在基础地位的知识,它包括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基本事实、地理概念、地理成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等。
  (二)地理能力素质教育
  是指通过地理教学,掌握地理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等,能运用地理知识去处理和解决所遇到的地理问题,如小到看地图、辨方向,大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工业布局等。
  (三)地理品德素质教育
  是指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并用于规范其行为的教育。
  二、基于素质教育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当前,素质教育的实施,给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以转变学生传统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的精神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大纲的变革,我们教师要结合新大纲教材变革的精神,构建注重素质教育,顺应形势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设计探究性的问题
  1.设疑性的提问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巧设一些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被动的接受知识改变为主动的探求知识。
  比如,笔者在上“地球的运动”一课的时候,就设计了这样的疑问,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在对着灯光,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请问,地球上发生了什么现象呢?如果地球自东向西的方向旋转时,需要多少小时为一个周期?又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些疑问,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这堂课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激发创新思维的提问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本上没有明确的答案的提问,鼓励学生通过更多的阅读地理知识的资料来开阔自己的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比如,近几年,我国很多城市沙尘暴现象严重,你知道沙尘暴是怎么产生的吗?
  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来治理沙尘暴呢?你认为怎样才能增强人类的环保意识?怎样保护森林资源呢?
  3.利用多媒体技术,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我们靠多媒体、图像等等为教具,给学生提供观察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来理解课本的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发展
  (二)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也表现出学生的心理素质的状态,学生掌握了得力的学习方法,才能产生求知的动力,所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如,读图的方法、技巧;读书、构图的方法;总结归纳、探究问题的方法等等。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要注意和学生的积极的交流沟通,使师生关系融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能感受到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活泼的教学氛围,老师要针对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控”好课堂的节奏和气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兴趣。
  2.通过对图像的运用,使学生建立牢固的记忆
  在教学中,地理老师要发挥好地图对教学的作用,将地理知识落实在形象的地图上来,化抽象为形象,为学生生创造性的思维提供了基础,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运用图像来为学生讲解地理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图像的联系,重新组合新的地图,这样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老师还要通过对地图的讲解,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祖国版图,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物产,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结语
  总之,基于素质教育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这一学习阶段的地理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去处理地理方面的问题,具备一定的地理技能,在人口、环境、资源等方面,建立科学的正确的观念,在学习中培养其道德规范的行为准则。以上所述,是笔者在素质教育下,课堂教学的实践中的一些体会,真正搞好素质教育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还需要长期的实践、总结、创新和不断的探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91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