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昆
摘要:新媒体一方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就从新媒体技术入手,阐述了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结合新媒体环境的特性,从方式、手段等方面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创新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络、电视网络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尤其在当代大学生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现代新媒体技术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进一步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和战斗力。
一、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多元性和交互性,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产生积极作用,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在大学生的学习方面,学生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可以达到辅助学习的目的,特别是调查到,使用电脑和网络查资料的大学生很多,其中用于完成作业的也不少。可以说,新媒体技术对学生知识的积累有明显的优势,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也都有良好的影响。在大学生的生活方面,新媒体是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他们最常接触的媒体。这为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技术也奠定了物质基础。可以说,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能受到新媒体的深远影响。而在大学生的思想方面,新媒体技术对他们的思想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大学生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能增强他们个人的政治信仰、品德修养以及对目标的坚定程度等。
总的来说,新媒体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途径多样、交互便利的新平台。将它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大大提高。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创新
可以说,新媒体环境自身拥有的信息形式的多样性、信息来源的隐蔽性、信息价值的多重性、信息检索的便捷性等技术优势,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领域、新平台、新模式。这里就结合新媒体环境的特性,从方式、手段等方面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更新现代教育观念,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较强的私密性和隐蔽性。因此,要想获取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并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始终遵循民主平等的原则,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心态,通过沟通交流来消除彼此的心理隔阂;其次始终围绕学生“成人成才”这一核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并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与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的激情以及社会的责任等。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中要建立和谐互动的现代师生关系。
(二)构筑教育资源平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首先,要通过构建高校“理论学习”、“网上社团”、“时事政策”等思想政治网站,不断完善校园网络。与此同时要加强校园网论坛的舆论引导和思想辅导功能,积极解决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其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特别是网络的力量广泛开展宣传普及活动,并通过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和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构建新媒体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开发受广大大学生喜爱的媒体空间,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三)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分层教育方式。由于大学生群个人习惯和喜好不同,对使用不同的新媒体技术表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与偏好,对信息的关注、接受和辨别能力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要切实加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应结合大学生个体发展方向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群体的特质因群施教,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因业施教。也就是说,必须改变传统媒体时代的“一对多”的工作方式,通过“点对点”的分层分阶段教育,及时、全面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四)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打造教育核心队伍。新媒体技术的频繁更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及时对其加以引导和帮助。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变化,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交流方式等,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面向全体高校教职员工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打造理念先进、思维活跃、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总之,对新媒体的影响要实行有效监控和合理引导,以培养既能够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又能够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核心队伍。
(五)加强正面引导,创新教育新途径。新媒体技术的开放性导致信息繁杂,以致虚假信息泛滥,而大学生在成长阶段中产生的好奇心理以及对权威信息的质疑与排斥心理,使大学生更容易对虚假或不良信息产生兴趣,造成价值取向受干扰。因此,高校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教育引导,探索虚实统一的工作新思路、新途径,切实做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中,应当切实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加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数字化建设,开发受大学生喜爱的新型媒体空间,并逐步构建适应新媒体发展需要的、立体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最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焕成.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2]朱文文.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其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上旬刊),2009,(11).
[3]张锦福.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94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