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青少年同伴关系述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兰倩

  摘要:同伴关系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具有其他人际关系无法替代的独特意义,其研究更为复杂和关键。
  关键词:青少年;同伴关系;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1
  
  一、前言
  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研究主要基于首属群体和两种类型人际关系理论。首属群体是个体直接生活其中,与家庭、友伴等群体成员充分交往(C.H.Cooley),青少年的同伴关系便是在其友伴群体中形成;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直接心理关系,包括垂直的亲子、师生关系和水平的同伴关系。其中,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青少年由于共同的兴趣需要等自发形成彼此在心理上的相互关系,或由于共同活动形成平等互惠的人际交往关系(Hartup)。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青少年同伴关系包括除教师之外学生之间关系的所有总和,多指形成是否良好的同学关系,以及在此关系中进行的活动。
  二、基本内容研究
  (一)结构。青少年同伴关系是个多层次、多侧面的网络结构,体现在两个维度:第一,同伴接纳水平。即个体在同伴群体的社交地位,以群体为指向的单向结构,反映群体对个体喜欢或不喜欢、接纳或排斥的态度。第二,友谊关系。以个体为指向的双向结构,反映两个体的情感联系,表现为好朋友提名数和互选朋友数(Bukowski)。另外,根据社会测量学测得的同伴接纳水平高低,可将同伴关系分为受欢迎、被拒绝、被忽视、有争议和普通五种类型 。
  (二)功能。青少年的同伴关系不仅能提供彼此学习经验交流的机会,而且对于自我发展意义重大:首先,同伴关系是青少年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完善人格和具备良好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沙利文特别强调了青年初期同伴关系对健康的自我概念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同伴间交往可以更早地内化社会行为规范。Bandura提出同伴是个体习得新的社会行为最重要的榜样源。另外,青少年的同伴关系是幸福感的有效正向预测指标 。最后,良好的同伴关系也能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Coie,J.D,Dodge,K.A,&Kupersmit,J)。
  (三)影响因素。第一,客观因素:1、空间距离是同伴关系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另外,随着网络的广泛使用,与网友远距离的密切联系也是值得研究的现象。2、年龄因素。绝大多数同伴的年龄差距在2岁以内 。这种倾向基本反映出他们更喜欢平等关系交往 。3、性别因素。青少年的同伴关系主要体现在同性间,随着年龄增长,开始不忌讳与异性交往。由于女生心理成熟早于男生,异性同伴关系增加趋势更加明显。4、外形及生物遗传因素。发育期的青少年更倾向与外形好的个体建立良好关系。父母气质遗传上的差异对其同伴关系也有一定影响。5、文化背景和经济因素。这方面的跨文化对比研究较少,是否影响青少年的交友观念和方式,有待研究。
  第二,主观因素:1、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和认知等是影响同伴接纳或拒绝的重要因素。社会退缩能够预测同伴拒绝。青少年解释自身被拒绝事件存在显著差异:被拒绝青少年更多从主观原因且较少从客观角度解释同伴拒绝,受欢迎者则相反 。2、同伴关系还受学生自身的个性气质等因素影响。气质并不能决定同伴关系,但间接影响同伴接纳程度,受欢迎的学生积极友好、外向活泼;被拒绝的学生外向、急性、脾气大;被忽视的学生内向、慢性、脾气小。3、家庭教养方式、功能环境等社会支持系统影响同伴关系。例如完整家庭的学生被接纳程度高出离异家庭学生近一半,即在其他人际关系中发展的能力品质会影响个体的同伴关系。
  (四)研究方法。关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笔者将其大致分为纵向、横向和内部三类。
  纵向一:将高中与初中、男生与女生的同伴关系情况相互比较;纵向二:将中学时期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和包括小学在内的儿童的同伴关系相互比较。二者一般是对其特征比较分析。横向一:在社会网络中,分析青少年同伴关系与亲子、师生等其他人际关系的相关性。此类研究较常采用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教授课题组编制的《人际关系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内含同伴、父母、教师、陌生人关系四个维度。横向二:同伴关系与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心理健康、学业成就、性别、人格差异等因素的相关联系也是研究的主要内容。
  内部研究:1、分别用同伴评定量表测定同伴接纳水平;用最好朋友提名测验或友谊质量问卷测定友谊质量,即让被试按照与自己关系的亲密程度依序写出3个以内的好朋友。然后将在3个之内互选的作为有互选朋友者。2、用同伴提名限定提名法或同伴关系量表来评定同伴关系积极或消极性,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在班内最喜欢和最不喜欢各三名同学。然后计算每名同学被他人提名的积极分数和消极分数。内部研究主要围绕同伴关系的两个维度展开,从而判断不同个体的状况。
  三、问题的探讨与展望
  青少年时期正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断乳期”,其同伴关系成为青少年个体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笔者认为以下领域有待继续探讨:第一,同伴关系对于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促进研究;第二,青少年对于自身同伴关系的认知研究;第三,有关青少年同伴关系的跨文化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欣银,李正云,李伯黍.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社会测量学分类方法在中国儿童中的适用性研究[J].心理科学,1994,(17):198-204.
  [2]陈咏媛.中学生同伴关系与其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6,(19):42~43.
  [3]屈卫国.初中生同伴关系的特点研究[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18):93-96
  [4]孟夏燕.高中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与沟通[J].教学与管理,2005,(4):29-30
  [5]赵红梅,苏彦捷.同伴接纳与青少年对同伴拒绝的解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347-349
  [6]邹泓,林崇德.青少年的交往目标与同伴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2):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9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