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化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勇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我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些探讨。
  一、营造和谐课堂,创造自主学习氛围
  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能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把学生真正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用爱去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很多情况表明,学生都不喜欢整天板着面孔的老师,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通过微笑传递,学生就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还应把民主带进课堂,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取得好的效果。
  二、创设多样情境,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总是主动地、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与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它与社会、生产都有着密切关系,这就利于化学教师创设情境。如可以用演示实验、化学小故事、新闻报道、实物和影像资料等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例如,在化学绪言时,利用“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等趣味实验;在奇妙的二氧化碳中,用“屠狗洞”的故事等方式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三、创新教学模式,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教是为了不教”。这就是教学的最高境界。的确,如果教学过程进入到了这样的境界,则能使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一个不好的教师给学生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可见,教师只是外因,是催化剂,要想产生奇效,还需要学生这个内因自己去消化。教师只有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一个开放的、“善引乐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愿学、乐学、想学。比如,教师通过设置生动的问题情境,以问题引导学生开展问题式教学,或是选择富有趣味的活动主题,以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主题探究式教学。通过教师为学生搭建的自主学习平台,以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学会学习。
  四、传授学习方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比掌握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科学的学习方法是一把开发人们智能的金钥匙,也是学习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交给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让他们享用一辈子。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掌握学习化学的各种方法,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师应运用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特别是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性实验和自主完成家庭小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应指导学生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如在物质的分类教学中,通过对几组物质化学式的比较,得出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指导学生运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的关系,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的合作讨论掌握知识。
  五、优化学习评价,调动自主学习热情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积极科学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强大的动力。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且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智力因素表现,而且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表现与发展。对学生应多从正面评价引导,多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保护并鼓励学生哪怕很微小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只要努力探索,就要表扬,有了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更强烈的自主学习欲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贯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新课程理念时,教师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激励、引导学生自觉地学,自主地学,让学生潜能和创造精神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能力、智力、情感全面发展的地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17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