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詹军波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教师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写作前的指导上,作文修改、批阅以教师的思维定势进行,这样做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难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改革作文教学,应从作文教学全过程入手,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习作练笔时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学生主体 创新能力
1.作文教学要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小学生作文应让他们写些小事,一些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只要抓住特点,抓住重点写清楚,让别人看后知道你写的是什么就可以了。例如:写一篇介绍自己的文章,在班上有许多学生都能写清楚自己的年龄、性格、爱好和特点,让人读后知道写的是他自己。老师布置作文的时候也要按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拟题目。
2.帮助学生观察生活,提高认识生活的能力
有一次要写一篇参观性的作文时,我就把学生带到一片绿油油的油菜地边,让他们观察油菜的茎长什么样,油菜的叶和其他植物的叶有什么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并且提高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认识生活的能力。
3.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有益的活动
在多次习作前我都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挖荠菜、帮助农民收玉米等劳动,让他们知道农民的辛苦,要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通过这样的社会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1说真话、写真实作文。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就是建立开放发展式创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动性,激励学生想说就说,鼓励学生爱写,帮助学生会说会写,引导学生说好写好。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真话,提高他们对客观事物独特的思维能力。这样长期地学习就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不仅如此,在真实作文过程中还能学会做人。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如做人。”的确,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学生会逐步懂得做人的一些道理,从而学会在文中自然表达内心的美好世界。
3.2会想象创造作文。
任何教学学科都具有发展学生思维的功能。但由于语言的性质作用,决定语文学科具有发展思维的特殊功能。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一方面进行思维活动,另一方面通过语言学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作文的开放式教学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其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来表现,如叙写、缩写、续写、改写等形式都是有效的训练途径。
在训练中教师应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我采取的是这样几种训练方法:观察训练法、想象训练法,在不同的形式中进行口述的几种方法的训练,启发学生大胆创新,活跃思维,在积极活跃的状态下完成创作。
作文文体要灵活多样,尽量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的认识能力相适应。
由于诸多因素,小学生的生活比较单调。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供亲自感受现实生活的机会,收获真实生活素材使作文乐趣无穷。比如班会、赛诗会、放风筝比赛、踢毽子比赛、包饺子比赛等。学生在下笔写作文时就会发散思维大胆地创新,使文章妙笔生花。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活动中,既能丰富生活,又能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能积累作文素材。
4.把修改权还给学生
“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者本人。”这是叶圣陶先生反复强调的。要培养学生自己改作文的能力,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的明确要求。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作文的全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修改,在修改中学会写作。教师要给学生自评的机会,让学生能改、会改、善于改,调动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要教给学生一些修改方法,再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修改能力,培养良好的修改习惯。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该自觉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并在教学中一以贯之,从而使作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2]周又红,李岗编著.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竞赛指导.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
[3]吴洪成.中国小学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4]吴清山.教育概论.五山图书出版社,2006.
.教育概论.五山图书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2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