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教学模式在中职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海可
摘 要: 在高校连续扩招拉动普高扩招的冲击下,中职生源素质明显下降,不少学生更是以“失败者”的心态无奈地进入中职学校,他们对未来感到迷茫,厌学情绪严重。如何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动力,开展赏识教育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赏识教育 中职教学 运用
目前,在高校连续扩招拉动普高扩招的冲击下,中职招生竞争日趋激烈,中职教育事实上已成了没有门槛的教育,学生素质和学习成绩普遍下降。大部分学生由于重复的失败,在学习上存在着一种消极的失败心态,对学习充满恐惧,对未来感到迷茫,而且自我约束能力、对事物的分辨能力较差,容易沾染上各种不良习气。面对如此现状,再加上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中职学生的教育教学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以人为本的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新课题早也摆在中职教育工作者面前。这就要求采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来提高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实效。我通过实际运用“赏识教育”教学模式,发现它是一条能提高中职教育教学实效的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赏识教育”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所谓“赏识教育”教学模式,就是通过了解、理解、体验和思考,充分肯定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尊心,造就教师自身的赏识心态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其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他以无限的爱心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他提出:赏识包含肯定、信任、鼓励和赞扬等。要求教育工作者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发现和发挥孩子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赏识教育”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1“赏识教育”教学模式的主旨是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人的潜在力,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进取向上。它具有“发现”的特点。
1.2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发现了其优点,普通的学生也能达到或超越学生的总体水平。它具有“超越”的特点。
1.3“赏识教育”教学模式的理念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永远坚信学生行。让学生得到“行”的滋润,感觉到自己是好学生,在成长上觉醒,发挥巨大的潜能。它具有“觉醒”的特点。
1.4“赏识教育”教学模式希望学生朝哪方面发展,就在哪方面抓住学生的优点不放,让学生在“我能行”、“我是好学生”的感觉中走向成功,它具有“成功”的特点。
2.赏识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的应用
2.1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和学生的亲和关系,形成赏识教育的软环境。
面对传统意义上的“差生”,中职学校教师要有积极的期望,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和学生的亲和关系,努力形成赏识与成功教育的软环境。如果老师能在与学生相识之初就确立起这种亲和关系,将会使以后的教育管理工作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与学生见面之初,也许就是脸上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不经意的温暖的问候,就能达到心灵的沟通,获得学生的信任。
2.2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满足学生成功的愿望,构建学生感悟成功的舞台。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递进层次。学困生也不例外,在过去反复的学业失败中,他们成功的愿望被压抑,但并未消失,只是转移到其他方面或以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做出各种消极的举动来吸引别人的注意,以满足被别人尊重的需要。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掌握赏识成功教育方法,仔细观察并分析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在教学中找准起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正确诱导学生的成功愿望,让学生层层有进展、处处有成功,让他们在学习中感悟成功,改变自卑心态,调动学习积极性。
2.3创新学生评价机制,尽可能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
中职学校管理者要构筑适合“不拘一格育人才,育不拘一格人才”的评价机制,多把尺子衡量学生。世上没有坏孩子,只有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过人之处。教师的水平的高低就应该体现在能否认识“差生的优点”,能否帮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上”。譬如,某学生在上课学习和平时表现等方面均不突出,甚至“极差”,但在篮球场上表现突出,那么学生对篮球的偏爱不也是学生在体育上的闪光点吗?中职教师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发现优点,欣赏优点,表扬优点,挖掘出潜能,树立自信心,唤起成就感。
3.运用“赏识教育”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3.1教师要提高教育教学素质。
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由于学生素质不一,性格各异,通过做细致的工作,了解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对后进生。教师的言行可以影响一个人,甚至是他的终身,所以,提高教师的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3.2进行赏识教育教学要有耐心、爱心。
要赏识一个人,必须接受一个人,对学生也是这样。教师既要喜欢学习好、听话、乖的学生,更要喜欢纪律及成绩差的学生。不要对他们横加指责,每个人都不会自甘落后。教师对待每个学生都要有耐心、爱心,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激励奋发向上的勇气,变被动为主动。
3.3赏识不等于骄纵。
要破除这样一个误区,认为赏识就是不能批评。赏识并非不能批评,只是应该讲究批评的艺术。否则,只会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膨胀他们的私欲,适得其反。而对人的弱点,当然不能赏识,否则赏识便失去了它的原则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中职学生中大力开展赏识教育,唤醒学生的进取心,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才成为可能,收获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成功才真正有希望,中职教育才能真正被社会认可。实践证明,通过多种方式在中职学生中大力开展赏识教育,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醒学生的进取心,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2]刘培进.论赏识教育[M].山东:教育,2001.10.
[3]黄曼娜.职业中学学生自卑感的特点及其克服[C].1999.2.
[4]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张翠萍.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施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42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