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长根
摘 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恰当运用多媒体,才能发挥它的优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结合课堂教学的实例,从“创设情境”“对比探究”两个大的方面进行阐述,指出有效运用多媒体,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更好地发挥现代媒体的真正作用。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多媒体 有效运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有关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与技术。一时间,课堂教学越来越多地依赖多媒体,甚至整节课从头至尾都围绕着课件转。作为一线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多媒体的过多介入,使师生的主观能动性都得不到发挥。只有恰当运用,才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创设情境
心理学家认为情境对人具有直接刺激作用。国外不少教育家都对情境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杜威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改革实验中,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在大自然多彩的情境中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现在国内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多媒体的运用能满足情境创设的需要,让学生从形、声、色方面感知事物,扩展学生的视野,弥补学生生活经验、思想感情与审美观点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展示图片创设情境
诗歌赏析,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把文字转化为画面。如果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选用一些图片,岂不是更好?如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根据诗意配上几幅图,让学生边欣赏边读,这样学生会更好地理解诗歌,获得美的享受。
又如在教学《春江花月夜》一诗时,我选用穆子祖儿制作的Flash课件:背景音乐――古筝;画面――以月为背景,一幅幅因月光而柔和、静谧、朦胧、美丽、神秘、多情、和谐的画面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加上寒风的朗诵,学生很快便进入我所创设的情境中,有了形象的感知。然后抓住整首诗的灵魂――月之魂,逐句赏析,整个诗篇就豁然开朗。
(二)播放音乐营造氛围
美文教学,可配上相关的音乐,一方面可把学生带入作者营造的意境中去,另一方面可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如教学《我与地坛》一文,为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在讲解“我与母亲”这一部分时,在学生就文中让自己感动的句子结合自身体会进行赏析以后,播放音乐(满文军的《懂你》),随着字幕的滚动――
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颜,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
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来秋去你的爱已无声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
相信教室里定会是哭声一片,这不能不说是媒体――音乐起到的辅助作用。
二、比较探究
心理学家认为,两种不同对象的诱导和互相感应,可以增强感知效果,有利于激发智力,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也提倡让学生进行比较,独立探究,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关知识。媒体的运用便能让它成为现实。
(一)视频播放法
如教学《项羽本纪》,我裁剪了电影《西楚霸王》“鸿门宴”前后十五分钟的片段给学生看,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请你回顾必修三的课文《鸿门宴》,说说这场电影在人物情节创作上作了哪些更改,为什么这样做?(2)电影中的西楚霸王是个“情圣”,传记文学中的西楚霸王是不是这样的一个人?这样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跳出有限的文本学习圈子,让学生去思辨一些历史的真与假、人性的善与恶的问题。
又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分析王熙凤性格时,我先让学生仔细看书,然后播放《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出场到回王夫人”一段视频,再让学生对比探究,这样王熙凤众星捧月式的上场,雍容华贵、珠光宝气的打扮,以及察言观色、忽笑忽哭、忽悲忽喜的表现便一览无余了。学生通过视频,从王熙凤的言谈、举止、神情的变化更好地把握了王熙凤那随机应变、善于逢迎讨好的性格。
(二)朗读比较法
在教学现代诗歌专题时,我让学生先品先读,把自己读得满意的一首录下来进行交流;然后师生共同鉴赏,把握情感,播放名家朗读带;比较修正,再读再录,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样,学生参与的热情自然高涨,对诗歌的把握就更准确到位。
(三)文字对照法
如在教学《现代散文选读》“文字绘出的图画”专题时,为了让学生对散文文字的质感体验更深,我在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中抽取了一段文字,让学生进行比较。
改文:霜落,风乍起。庭中落叶、门前银杏不时飞舞着,白天看起来像掠过窗口的鸟儿;晚间落在屋檐,虽是晴夜,却使人想起雨景。晨起一看,满庭皆落叶,遍地如锦缎。举目仰望,枫树露出枯瘦的枝头,树梢上还剩下被北风留下的两三片或三四片叶子。银杏树直到昨天还是一片云,今晨却骨瘦形销了,落叶好像晚春的蝴蝶,这里那里点缀着。
原文:霜落,朔风乍起。庭中红叶、门前银杏不时飞舞着,白天看起来像掠过书窗的鸟影;晚间扑打着屋檐,虽是晴夜,却使人想起雨景。晨起一看,满庭皆落叶。举目仰望,枫树露出枯瘦的枝头,遍地如彩锦,树梢上还剩下被北风留下的两三片或三四片叶子,在朝阳里闪光。银杏树直到昨天还是一片金色的云,今晨却骨瘦形销了。那残叶好像晚春的黄碟,这里那里点缀着。
通过比较鉴赏,一幅“庭院落叶图”,由于时间、空间的变化,绚丽的色彩、明亮的光线、幽寂的声音就随着作者诗意的词语呈现在读者面前,达到让人直接感受季节变化的视图效果。这样,由于运用多媒体进行文字处理,把两段文字放在一起比较,学生便对“文字绘出的图画”有更真切的体验,余光中所说的“我所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应该有木萧的甜味,釜形大铜鼓的骚响,有旋转自如像虹一样的光谱,而明灭闪烁于字里行间的,应该有一种奇幻的光”这一段话就好理解了。
将多媒体计算机强大的媒体功能(可对文字、图像、语音进行优化组合)应用到教学设计中,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会地表达,能为教学提供逼真的情境效果,拓宽学生的感知空间,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但若完全依赖多媒体,整堂课或者放视频,不让学生有思考的问题;或者放录音,不指导学生进行比较;或者课件画面太多,让学生应接不暇,注意力分散,都会使语文教学情境陷入浮浅的窘境。只有让现代化教学媒体渗透进传统教学活动中,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才能更好地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现代散文阅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现代教育理论导读.杜威的教育思想.
[3]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50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