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文菊

  摘 要: 社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风暴,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教育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学科教学更注重对人的个体发展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再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了学科教学的追求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的有效性更成为对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教学生活化是获取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最佳途径之一。
  关键词: 语文教学生活化 有效性 创新精神
  
  语文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回归于生活;而生活孕育着语文,同样也要融汇在语文中。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贴近孩子的生活,不但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而且是培养学生应用语文,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落实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途径。我一直从教小学语文,搞了几年语文教学生活化尝试,试图在艰辛的语文教学中拓出一条更宽广的路来,有以下体会。
  一、把课堂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语文课完全可以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因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等宽。所以要注重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坚持向生活延伸,把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来得重要。课堂之外的世界很精彩,如果把教材上的内容向教材外延伸,和充满生机的现实生活接轨,就可以无限扩大教材的容量――五彩缤纷的电影电视,眼花缭乱的报纸杂志,浩如烟海的各类书籍,都可以作为语文教材的辅助与补充。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而且可以充实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兴趣盎然。
  二、创设情境再现课文描绘的生活画面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的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境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在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场面,加之抑扬顿挫的范读、精心剪辑的配乐,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二小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得到情感的陶冶。
  三、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生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如《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明月初升,朋友相聚,品茶谈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则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送给学生一些碧螺春,布置学生回家后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邀友品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四、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语文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到社会生活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去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国庆大放价”、如“××啤酒,步步领鲜”、“使用××牙膏,让您牙口无炎”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些不规范用字。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了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五、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的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外继续学习语言、锻练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如教学《云雀的心愿》之前,我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家里一个月的用水量,学校每天产生的垃圾量,逢年过节班级同学收到的贺卡数,自己亲眼目睹的浪费现象、破坏现象……课上,同学们激动地宣布自己的调查结果。“小云雀看见的现象启发了我们,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原来自己身边存在着这么多不利于环保、危害自己的事情。于是全班同学一致决定,向社会发出公开倡议:“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这样的实践活动既源于生活又超越于生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使他们实现了寻“文章之道”悟“做人之道”。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教师应以课堂为起点,让教学贴近生活,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材料,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生活化能引导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可以优化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顾黄初.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J].文教资料,2008.17.
  [2]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M].人民日报,1978.
  [3]张志公.语文教育要同现代化建设接轨[J].语文教学论集,2007.23.1.
  [4]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5]语文课程标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84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