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外来民工子女语文阅读能力方法浅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蔡锋

  摘 要: 如何提高外来民工子女的语文阅读能力,如何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和提高外来民工子女的语感,对于将近40%学生为民工子女的学校的语文老师来说是个大难题。作者通过分析他们相对薄弱的原因探索出了“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让民工子女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大胆学习,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之一,而老师发挥其穿针引线的作用,在尊重学生理解的同时及时对有所偏颇的看法进行引导纠正”的学习方式,以使老师乐在其中,有所收获,并使得教学相长。
  关键词: 外来民工子女 语文阅读能力 应对策略
  
  店口经济快速发展,已到了转型期内,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和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随着人口大规模的流动,外来民工子女进入店口学校就读的人数越来越多,平均一个班级几乎占了40%。伴随着外来民工的大潮,外来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之一,尤其是关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工具性学科――语文教学更是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开学时,我对所教班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行了一次测试,让学生做的是一篇较简单的叙事性短文(相当于新课标下对四五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要求),结果令人堪忧:“外显”基本功不够,简单的到原文找原句无从下手;“内显”能力不强,答非所问,语言功底不够,根本不是按照要求回答,而是简单地敷衍了事。说不认真,不对,看看他们的书写,工整洁净;说他们不思考,也不对,到班里看过他们的考试方法,双眉紧锁,文章被笔划得面目全非。结果10分值的阅读题得分率不到20%,学生结果普遍感觉良好,为什么呢?极其浅显的东西为什么在他们看来却如“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呢?这种低下的阅读能力怎么能适应新课标要求的语文阅读能力要求呢?外来民工子女的语文阅读能力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中的大多数受到客观的外在的因素影响。
  如何应对这个情况呢?我认为,可以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培养民工子女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始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阅读的阐述是:“……逐步提高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简单地说就是提出问题、提出观点、寻找依据,从而得出结论、形成成果的流源与根本。其方法就是让学生借助文本、利用文本、深入文本,以达到既涵盖又高出文本的语文阅读能力。具体来说,我认为要提高民工子女的语感,以缩小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差距”。
  一、鼓励学生自由地说
  每节课前三分钟演讲,即兴演讲。讲的内容可以是生活的烦恼、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见闻与感受,刚开始有很多学生站到讲台上不敢讲或是语无伦次,我并没有失望,而是鼓励他,拿出稿件读,还定期举行小型的辩论赛,一段时间过后绝大多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也为阅读教学奠定了基础。接着就请他们写。只有自己的语言优美、表达流畅,才能分析好他人的作品。民工子女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吃苦、不怕苦。每个星期我都让他们写4篇随笔(情绪的宣泄、内心的感受、学习中的困惑、成长的烦恼等),测试不算。每位学生还要有优美语句抄写本,把自己认为好的句子、语段甚至是全文抄下来并简单地说说喜欢它们的原因。刚开始,许多同学语句不通、词不达意,我都给他们写上鼓励的话,并不失时机地把师生之间的感情升温。我针对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写下了自己内心的感受,或褒或赞,虽说花了我不少时间,可第二天本子发下去时,我观察到很多同学看本子时的表情,有诧异,有害羞,更多的是惊喜。这中间我还有意无意地设置一些诸如《老师,我想对你说》、“介绍各自的家乡”等既让他们有充足的写作材料又有强烈表达意愿的题材,既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又激发他们想家乡、爱家乡的情感,这样的题材他们写得也很成功。
  二、鼓励学生自由地想
  我常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不管有多么荒谬,都给予适当的肯定,而后加以引导。例如,在教学《台阶》时,学生对“父亲”非常不满意,认为他很顽固,明明知道自己年老体衰挑不动水还要硬撑。我就不失时机地引导:“这位同学的看法很实在,如果我们再换个角度考虑一下,难道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要表达父亲的顽固吗?”很快,他们就发现了正确答案。
  又如在教学安徒生所著的《丑小鸭》时,在初步感知丑小鸭形象意义后,我要求学生提出不同的语句来探究。话音刚落,调皮大王蔡鼎高高举起双手,迫不及待地问:“老师,课本第三十一页的第二自然段‘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这是不是说丑小鸭当初没有必要离开养鸭场呢?”他的话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荡起阵阵涟漪,教室里有了窃窃私语声,有的附和,说没有必要离开;有的反对,说有必要,双方争论不休,也有的同学把征询的目光投向了我。见此情景,我打破原先设计的教学思路,灵机一动,说道:“让我们来共同探究一下丑小鸭有没有必要离开养鸭场。赞成没必要的反方同学坐到左边,赞成有必要的同学坐到右边,分小组讨论十分钟后再开始辩论。”通过辩论,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学生提出:“为什么要探究丑小鸭有无必要离开养鸭场呢?如果你是一只丑陋的鸭子,即便生存在养鸭场,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有生的意志,环境还会有力量阻止得住吗?反之,如果你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即使生存在最高贵的地方,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只懂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即使环境给你带来了多大的幸福,那只是暂时的。也许转眼你就得不到了。就如我们这些民工子女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这里的同龄孩子一样,我们的苦难是暂时的,只要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将来有一天我们也能过上幸福甜美的生活。”这不正是我们要品味的这句话的意义吗?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同学们也都若有所获,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
  三、鼓励学生自由地学
  有别于其它文体的教学,外来民工子女对文言文大多不感兴趣,加之文言积累全无根本不知所云。为了让他们感受到快乐,首先让他们了解课文的意思,然后逐字逐句地讲解,接着对课文的进行深层分析,最后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自己的理解才能有效地深入文本,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如在教学《木兰诗》时,我先把有关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根据我的讲解并结合课文的注释去理解文本,再利用一定的时间给学生疏通文本中的疑难字句;然后让学生看美国拍摄的动画片《花木兰》;最后才回归到文本,并让他们结合文本和动画片理解人物形象,体会中华民族女性的伟大。感受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并感受它与动画片中人物形象的异同点。学生在深入文本的同时得到与我课前预设的不同结论:
  ――木兰太虚伪,使用了欺骗手段,与当前社会宣扬的“诚实守信”格格不入。
  ――当时社会战乱频繁,人们生活困苦,民不聊生。
  ――战争造成的人员伤亡较多,木兰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替父从军”的。
  ――军队管理混乱,竟然没发现木兰是女儿身。
  ――木兰“不愿尚书郎”的原因是怕被皇帝发现真相后会“灭门九族”,才回到故乡的。
  ――美国迪斯尼公司拍摄的动画片更具吸引力,情节也比课本上更合理、更容易让人接受。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发现民工子女并不是一无是处,也并非缺少想象力。他们的回答也正和新课标的要求一致:理解就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交流过程,体会出的也就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种种复杂交错的文化关系、历史关系、心理关系和实践关系。
  四、采取换位思考,创设创新情境
  很多文章的阅读,最关键的还是要领会文章要留给学生的启示,但这正是阅读教学的万难之本。如我在上《斑羚飞渡》一文的时候有一些体会。这堂课我是在校公开课上的,对于一个陌生的班级而言,要上好一堂公开课是相当难的,整一堂课或许不太成功,但对于一个场景的设计,我自认为是满意的。《斑羚飞渡》一文最终要给学生的是,老斑羚的自我牺牲精神,以及年轻斑羚在获得新生后对老斑羚的敬意。这一环节,我采用《实话实说》的方式,请两位有类似家庭经历的同学假设为老斑羚和年轻斑羚,以采访的方式,对其进行发问。例如,以下是几个我在课堂上对老斑羚的几个问题:问:老斑羚,当你走到悬崖时,心里在想些什么?答:我在想,我正要做的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我在为我们的种族延续尽我所能。问:掉下悬崖的一刹那,您又在想些什么?答:我已经尽了我的全力,此生,我无憾了。问:想对你的后代说些什么?答:不要为我悲伤,也不要为我哭泣,我所做的,将来你也会做,因为我们是同一种族!
  或许这堂课的其它知识点学生掌握一般,但我有这个自信:这一环节,每个同学都会记住,而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那两个接受采访的同学,不,应该说是那两只接受采访的斑羚。
  其实,语感的培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语文教学中永远的话题,正如爱情题材是影视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样,不同的是,培养语感必须是语文教学中永恒的主题,尤其是民工子女学生,只有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做到对他们多启发思考,多设疑问,引导他们大胆求索,主动质疑,逐渐养成不提问题不读书的好习惯,增强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朝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的目标迈进,才能使他们的语文阅读渐入佳境,这片流动的花海才会开得更加艳丽。
  
  参考文献:
  [1]刘福根.中学语文教学热点探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5.
  [2]陆志平.语文新课程新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3]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出版社,2002.12.
  [4]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6.
  [5]周新明.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6]曾宣伟.新课程标准下的阅读个案研究.江干区教育学,2002―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90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