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生“翻身”做“主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季霞

  “新课标”的施行,网络教育的发展,仿佛给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下的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呼唤教育理念的更新,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堂观。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有一种与身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暴露学生产生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又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和自我发展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将自主探究列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我们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取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搭建自主探究的舞台,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必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而不是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已无需智慧努力,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排斥学生的思考与个性,只要求学生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给,你收。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创设自主学习的气氛,让学生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主渠道。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少讲,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自主探究的轻松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有赖于他们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此必须创设一种宽容、民主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以便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气氛中充分展开认知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在师生之间架起信任的桥梁,创造愉快、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
  如:在识字教学时,组织学生在“生字超市”自由选择,想出好的记字方法。当学生回答精彩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如“你真棒、你真聪明”等;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不要责备,对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学生要给予肯定,这样就能创设出一种既和谐又无任何压力的教学气氛。
  三、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需要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自主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要来自于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语文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使其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使其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激发探索的动机。那么,教师如何更好地创设情境呢?
  1.设疑布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大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在学习开始,就设置一些疑问,布置一些障碍,让学生在好奇心和好胜心的促使下,自觉主动地去探索新知。如在教学《“番茄太阳”》一课时,根据题目,我们可以设置一些问题:为什么课题要叫番茄太阳?番茄太阳指的是什么?题目又为什么加上引号?……孩子们带着目的进入文本,学习成为他们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老师强加于学生的。
  2.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富有情趣。
  要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创设富有创意的新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魅力。例如,在学习《学会查“无字词典”》一课时,在理解了“无字词典”即生活里的学问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生活中的实例。继而教师切入正题,我们怎样通过观察生活来理解词语呢?这样,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对知识的疑问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
  四、提供交流的机会,实现合作性互动
  人们常说:“教学是思维的体操。”但编排得再好的体操不动手脚也学不会,就如同学习游泳必须亲自下水一样。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人的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还不能脱离实际操作去进行思维活动。通过亲历操作,让学生“动”起来,实现眼、口、手、脑的“全频道”接受,“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是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发展思维的有效手段。如:在教学“总分”的文章结构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与文本“互动”,模仿写一个片段,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更发展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借助动手操作来引导学生探索新知的教学内容有很多,需要教师不断挖掘,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映其思维活动,所以,在设置这样的教学活动时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尽量让学生独立地探求新知。
  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交给学生自主探究的钥匙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有目的的质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如:教学《白衣战士》一文时,学生对文中的“终于”一词产生疑问:这个词感觉作者仿佛巴不得叶欣被传染一样,应该换成“还是”,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想,他们终于明白:作者和叶欣都明白,在高风险、高难度、高强度的工作下,被传染是必然的,这更体现了叶欣临危不惧和舍己为人的精神。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兴趣浓郁,积极性高,而且活跃了思维,培养了探索实践能力。
  六、通过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建构
  合作能取长补短,交流能集思广益。合作交流是现代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合作交流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合作探究有利于形成开放、平等、融洽的气氛,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学习合作,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可以广泛地进行交流,并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促进思维的有序发展,提高思维活动的有效性。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自然击退了自主探究中的“拦路虎”,同时也使各个层次学生的心理都得到了满足,学生的主动性也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总之,自主探究学习是一种氛围,这个氛围需要 “活”:让学生的情感活起来,口“动”起来。自主探究学习更是一种品质,是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的重要前提。指导学生喜欢自主探究学习、乐于自主探究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只要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探索的氛围,满足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学生就能真正成为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主体,自主探究能力材会不断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92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