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注课堂提问,构建有效引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秦晓静

  摘 要: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课堂提问艺术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进程,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提问技巧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优化提问
  
  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能否使提出的问题达到预期的目的,是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掌握科学的提问技巧,合理提问,激发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使用课堂提问这一重要的教学手段呢?下面我就谈谈对优化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一些认识。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课堂提问首先应遵循趣味性原则,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教师可根据具体的学情,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寓趣于问,创设情境,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趣味性”问题,使学生急于去解决,形成思维训练。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我在导入新课时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如我在讲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时,当讲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时,我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疑问:从“秦”到“晋太元中”相隔300多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完全与世隔绝的村中人的服饰怎有可能在300年后“悉如外人”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乐此不疲,在我适当加以引导后,竟然得出了多个合理的答案:给渔人以亲切感,仿佛自己只是来到现实中的另一个村子;制造真实的气氛,是为了让人们相信桃花源的确存在;服装不变使渔人见到村中人没有神秘感,为下文两者和睦相处作铺垫;让人内心深处存一丝希望,那是理想中的精神家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完全被开启,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
  二、抓住契机,促进思考
  现在的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本无疑,教师却用“对不对”、“是不是”来发问;问题本无难度,教师却把它“恩赐”给学生;提问本是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而有些教师却把提问作为一种控制学生不良行为的手段……诸如此类,教师没有抓住契机提问题,势必导致“卡壳”和课堂“冷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在课堂教学中,若能抓住契机适时提问题,就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探索学科中的奥秘,从而深层次地思考问题。
  如一次我到兄弟学校听一位老师讲解《故乡》一文。他的提问恰到好处,使我大受启发。他先布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看到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说不出,他又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外貌有何变化?②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③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相机、适时,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这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这种家境变化,正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实践表明,提问要注意把握时机,问在学生“欲发而未发”之前,问在学生“似懂而非懂”之处,问在学生“无疑与有疑”之际,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反之,如果提问时机把握不好,学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难于启迪思维,影响课堂效果。
  三、注重层次,发展思维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层次、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变色龙》一文,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从浅处发问: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教师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再举刚才那位老师的《故乡》为例,《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具有深刻的哲理,学生较难理解,这位教师的处理方法让人十分钦佩。教师首先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的路吗?(当然不是。这“路”还包括人生之路,社会之路。)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这样,一个深奥的问题就解决了。
  所以说,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变“答”为“问”,提高效率
  老师提问学生,这仅仅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第二步,或者说是最关键的一步,应该是引导出学生自己心中的疑问。只有学生的提问,才能问出个性、问出水平;也只有学生的发问,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课堂上的主人。
  还是上文提到的那位老师,还是那篇《故乡》,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埋的碗碟?”这个问题很新奇,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兴趣。学生们为了解开谜团,认真阅读课文,努力从字里行间找线索。在这种宽松的探索氛围中,有学生提出杨二嫂、闰土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是不同的,不同在哪里呢?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对杨二嫂、闰土这两个人物的言行、品质加以分析比较,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认识。这比常规的人物形象分析要有效得多。
  又如《送行》这篇课文很长,如果教师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学生肯定会无所适从。我在教这篇课文时只提了两个问题:一是“我”是怎样送行的?二是“我”为何要为陌生人送行?由这两个问题作为课堂讨论的向标,学生围绕着它自由发挥提出问题。如果每一个细节问题都要由老师来设计,那么不但体现不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反而会压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要想让学生走进课本中,走进人物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中,老师一定要善于培养学生思考、提问的能力,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总而言之,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因此,要想构建有效的课堂引导,教师就要关注课堂提问,以新颖独特的问题撩拨学生的好奇之心、好胜之心,让学生在好问题的引导下,不断地思索、讨论、争辩,撞出思想情感的火花,撞出初中语文课堂的高潮。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
  [2]孟献华.促进课堂有效提问的视角分析.中小学教育,2005.7.
  [3]严华银.“追问”与“有深度”的课堂.语文教学通讯,2008.12.
  [4]肖玉珍.引起兴趣,启发思维,诱发思考.广州技工教育,200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0328.htm